五五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倒挂金钟

倒挂金钟

见《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为莸之别名,详该条。

猜你喜欢

  • 樟皮

    见《本草纲目拾遗》。为樟树皮之简称,详该条。

  • 胞衣不下

    病证名。出《经效产宝》。又名胞衣不出、息胞、息胎、胎衣不出、胎衣不下、儿衣不出、胞胀不下。指胎儿娩出后,胎盘迟迟不下。多因分娩后元气大虚,无力继续排出,败血流入胞中,作胀不下,或感邪而气血凝滞所致。气

  • 热罨(yǎn 掩)

    罨法之一。用热汤或热药汁作局部掩覆的方法。有止痛、消肿、醒神的作用。例如用湿热毛巾罨头面醒酒,罨关节、腹部止痛;以布浸热药汁湿罨患处去痹消肿。

  • 甲己化土汤

    《血证论》卷七方。白芍药五钱,甘草三钱。水煎服。治瘀血发热。

  • 选饭

    见宋若昂《胎产珍庆集》。即恶阻。详该条。

  • 吴东旸

    【介绍】:见吴达条。

  • 肝虚汗

    证名。见《中国医学大辞典》。指肝虚而致自汗之证。《杂病源流犀烛·诸汗源流》:“由肝虚而汗,则必禁其疏泄,宜白芍汤。”参见自汗条。

  • 皇甫谧

    【生卒】:214~282【介绍】:魏晋间医家、文学家。字士安,幼年名静,自号玄晏先生,安定朝那(今甘肃灵台)人。中年患风痹症,由于讲究服石,致身体极度瘦弱,辗转床侧,甚至一度有自杀之念。后曾专心攻读医

  • 惠袋疬

    病名。出《外科大成》卷二。指生于右耳根部,其形如袋的瘰疬。证治见瘰疬条。

  • 目上视

    证名。指眼睛上翻、白多黑少的症象。亦称瞳子高,戴眼。多因精气竭绝,肝风或痰闭所致。《瘴疟指南》卷上:“如其证目上视,口噤牙关紧闭,昏不知人。”可见于痉厥、瘴疟、癫癎、惊风等。属危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