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剂型之一。依方精制的成药,一般为粉末状或颗粒状。分内服和外用两种。外用的多含有汞硫等矿物药,经过加工升华或熔化提炼而成的制剂,为粉末状,如白降丹、红升丹等。内服的有紫雪丹、至宝丹、玉枢丹(一名紫金
见丹溪先生医书纂要条。
见《草药手册》。为金线草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又称胃泻。出《难经·五十七难》。《儒门事亲》:“胃泄者,饮食不化,完谷出,色黄。风乘胃也,宜辛剂之类。”《宣明论方·濡泄证》:“胃泄如随气而下利,豆蔻散主之。”如因肠胃积滞未去,可用通下。《素问
证名。指患者手足热而心情烦躁。见《诸病源候论》卷十八。可见于骨蒸、虚劳等。详手心热、足下热、五心烦热条。
医论著作。1卷。清·曹存心撰于1824年。本书系曹氏回答其琉球弟子吕风仪所提的问题记录整理而成。内容以临床病例的立法处方为主,旁涉针灸、本草等内容。书中拟制方药、论述医理均有所发挥。现有《三三医书》本
书名。3卷。明·鲍山撰。刊于1622年。作者对可供食用的野生植物有较深入的研究,曾在农村中广泛向人民群众采访请教,并对其中的一些食用植物亲自移植栽种。本书即鲍氏在实践的基础上参考有关文献写成。全书共收
指心阴耗损太过。热性病久热伤阴,或虚损病阴虚火旺,均能大量消耗血液中营养物质。主要证候有消瘦、夜热、心烦、易汗,舌绛,脉细数等。治宜养阴清热。
眼科手术器械。因似锄形,故名。见《审视瑶函》。钢铁制造(见图124)。用以割除攀睛胬肉、眼部赘生物等。图124
见《民间常用草药汇编》。为枇杷花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