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乌疔草

乌疔草

见《福建中草药》。为龙葵之别名,详该条。

猜你喜欢

  • 正副夹缚法

    骨折固定方法之一。见《疡医准绳》卷六。适用于四肢肌肉丰满处骨折复位后的外固定。正夹一般用杉树皮制成;副夹用竹片制成,均宽约二公分,厚0.2公分,长度视伤处而定。先将正夹疏排患处皮肤上,敷接骨药一层,用

  • 证治要诀

    综合性医书。又名《秘传证治要诀》。12卷。明·戴元礼撰。作者以朱丹溪学说为本,集《内经》、《难经》直至宋元诸家学术经验,参以个人的心得见解,论述多种内科杂病兼及疮疡、妇科、五官科等常见病证的证治,分诸

  • 惵(dié 碟)

    仲景十二脉之一。脉来怯弱无力。《诊家正眼》:“曰惵者,卫气弱也,阳脉衰也。”

  • 口

    证名,亦称口僻。指口唇歪斜于一侧的症象。出《灵枢·经脉》。多由风寒阻滞经脉所致。《诸病源候论·风口候》:“风邪入于足阳明手太阳之经,遇寒则筋急引颊,故使口僻,言语不正,而目不能平视,诊脉浮而迟者可

  • 稻蘗

    出《本草纲目》。为谷芽之别名,详该条。

  • 白珠俱青

    症名。《审视瑶函》:“此症乃目之白睛忽变青兰色也。”即白睛青蓝,详该条。

  • 白芷石膏汤

    《症因脉治》卷四方。白芷、石膏、知母。水煎服。治阳明经温疟。若恶寒,加桂枝;无汗,加防风、柴胡;身痛,加羌活、独活。

  • 风热嗽

    病证名。见《类证治裁·咳嗽》。指风热犯肺,肺失清肃所致的咳嗽。症见咳嗽痰稠,身热,汗出恶风,口干咽痛,鼻流黄涕,苔薄,脉浮数等。治宜疏风清热,宣通肺气。用桑菊饮、银翘散等方。参见咳嗽条。本症类似急性上

  • 张菊人

    【生卒】:1882~1960【介绍】:原名廷銮,曾用名汉卿。江苏淮安人。早年在淮安行医,后迁居北京,曾任外城、内城官医院医师、养浩中医院副院长。建国后历任北京中医医院副院长、中医学会顾问、北京市政协常

  • 实热证

    证名。指邪热亢盛,内外俱实的病证。见《此事难知·热有虚实外何以别》。多因热邪入侵,里热炽盛,或痰瘀、宿食阻滞所致。《万病回春·伤寒总论》:“伤寒阳毒斑黄者,狂叫欲走也。其症表里俱实,内外皆热,脉数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