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阴
即男女外生殖器。见前阴条。
即男女外生殖器。见前阴条。
经穴别名。出《备急千金要方》。即足三里。见该条。
见《云南中草药选》。为小红参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四:“舌黄风,舌上黄色肿痛。”多由心脾二经痰火上炎所致。治宜清化热痰。可选黄连温胆汤、导赤散等加减。
三十六黄之一。《圣济总录》卷六十一:“病人面青掩口,恶闻人声,或似颠狂,此是人黄。”治宜灸烙法,内服赤箭散。参黄疸有关条。
见《药材学》。为蛴螬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参见雷丰条。
即切脉。《素问·脉要精微论》:“持脉有道,虚静为保。”详切脉条。
①食管上口(咽腔)。《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地气通于嗌。”《甲乙经》:“嗌作咽。”②喉咙。《素问·血气形志篇》:“形苦志苦,病生于咽嗌。”
用主治不同的药物组合而成的方剂。如麻黄附子细辛汤,治外有表寒,内见阳虚之证,用麻黄解表发汗,附子温经助阳,细辛温通表里,以兼收疗效。
见《滇南本草》。为宝盖草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