謇
【源】见《姓苑》(15,21)。一说,即蹇氏,伏羲臣蹇修亦作謇修(60,62)。【望】历阳(17,418)。
罕见姓氏。《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云: “即蹇姓。伏羲臣蹇修,亦作謇修。”
唐代有司农卿謇宗儒。
【源】见《姓苑》(15,21)。一说,即蹇氏,伏羲臣蹇修亦作謇修(60,62)。【望】历阳(17,418)。
罕见姓氏。《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云: “即蹇姓。伏羲臣蹇修,亦作謇修。”
唐代有司农卿謇宗儒。
读音:Báiyún《姓氏词典》 据 《简明中国通史》 收载,其注云: “源于远古原始氏族的图腾崇拜,系出轩辕氏。”
读音:Tán【源】①系自子姓。宋微子之后,传国三十六代至谈君,为楚灭,子孙以国为氏,见《姓苑》(60,62)。②系自嬴姓。(谭子(故城在今山东历城东南或今章丘西),鲁庄公十年灭于齐,其后有谈氏(17)
读音:Zǐjiā【综】 清正黄旗满州闲散哈什泰之妻为紫佳氏(260)。
读音:Xī'nài佤族姓氏。今云南之沧源、澜沧等地有分布。此姓与栽培作物有关,汉姓作“肖”、“魏”。《中国人的姓名·佤族》有载,或作“西奈”。未详其他。
读音:Wùléi【综】 彝族姓。属阿鲁家支,四川越西有此姓(132,208,375)。
读音:Guān关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出自改姓。颛顼帝的后裔关龙氏为复姓。夏朝末年,夏桀荒暴,大夫关龙逢苦谏,反被其杀害。后来关龙逢的后人把姓改为关,并尊关龙逢为关姓的始祖。二是以官名为姓氏
读音:nào【音】 淖氏有Zhuō、Nào二音,且源出不同,参见淖(Nào)姓。【源】 系自芈姓。春秋时楚公族之后有淖氏(8,17,60)。亦见《集韵》。【人】 淖齿,春秋时楚公族之后,后为齐相(17
读音:tè【源】 ①春秋时晋大夫特宫之后(7,9,12,17,60)。②东乡族姓。【望】 平昌(17,418),巨鹿(15,21,60)。【变】 一作〔犆〕(17)。【布】 安徽淮南(362)、北京、
读音:Bùláqí【综】 清正红旗蒙古护军巴图之妻为布拉起氏(260)。
读音:Shāng【源】 ①系自子姓。成汤之后,以号为氏(7,9,11,12,60)。成汤即商汤,商开国君主系黄帝曾孙高辛氏之子契裔十四世孙,原为夏时方伯,专管征伐之事,夏桀无道,取尔代之,改国号为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