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Jì

暨姓源于封地名。大彭之裔封于暨,因此为姓。

暨姓早期主要在东部沿海地区活动。

暨姓的历史人物有三国时吴国官员暨艳,由同乡张温推荐入朝,历官选曹郎、尚书。为政勤勉,见郎署很多人不称职,就审核弹劾。

暨姓在《百家姓》中排在第三百四十五位。


【音】 暨氏有Jì,Jí两音(17)。且源出不同,参见暨(Jí)氏。【源】①颛项帝高阳氏之五世孙大彭,即彭祖,其裔封于暨(故城在今江苏江阴东之古暨阳),以邑为氏(17,60)。②暨为概姓所改,见《鼠璞》(60,62)。【望】余杭、渤海(17,60,418)。【布】湖北钟祥(388)、福建泰宁(295)、湖南攸县(283)、湘潭(373)、河北乐亭(334)、浙江义乌(277)、江西新干(400)、台湾(68,261),北京等地均有此姓。【人】暨慧景,南史刘宋时人(17)。暨用其,清时人,著《新喻县志》(231)。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太原、大同,江西之新干,福建之浦城、邵武等地有分布。汉族姓氏。《郑通志》、《续通志》 之 《氏族略》 亦俱收载,归“入声”部。其源不一: ① 《姓氏考略》 注引 《姓考》云: “大彭之裔封於暨,因此为氏。” ②又引 《鼠璞》云: “暨为概姓所改。”“”, 或作 “㮣”, 吴王夫㮣之后,以名为氏。系出姬姓。后避仇改为既、暨。是既、暨二氏或同源。

三国时吴有暨破,官尚书; 晋代有暨逊; 南汉有暨彦,官指挥使; 唐代有暨佐时,后改为姓周; 宋代有暨陶,元丰进士第一; 明代有暨文,天顺进士。

猜你喜欢

  • 读音:Yuán现行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太原及阳泉、长治、运城等地均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收载,未详其源。

  • 伊爾佳

    读音:Yīěrjiā【源】 清蒙古八旗姓。世居察哈尔(23,63,260)。清代蒙古族姓氏。世居察哈尔地方,为蒙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收载。

  • 庫齊哈爾

    读音:Kùqíhā’ěr【综】 清正黄旗满洲马甲穆尔太之妻为库齐哈尔氏(260)。

  • 薩哈爾察

    读音:Sàhǎěrchá【源】 清满洲八旗姓。凡六派,出伊兰费尔塔哈、乌拉绥哈村、伯都纳、萨哈拉寨、黑龙江、贝德墨等地(23,63,180,260)。【人】 萨哈尔察喀喀穆,清满洲镶黄旗人,世居伊兰费

  • 老龍

    读音:Lǎolóng【综】 神农之师老龙吉,见《庄子》(11,17,21,60)。老龙吉恐系《庄子》虚构之人物。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收载,其注云:“《庄子》有老龙·吉。”相传老龙·吉为神农

  • 盛佳

    读音:Shèngjiā【源】 清满洲八旗姓。世居长白山色钦(23,63,180,260)。【变】 后改为盛氏(180)。【人】 清正黄旗满洲护军黑达色之妻为盛佳氏(260)。清代满族姓氏。世居长白山、

  • 賀拔

    读音:Hèbá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云: “与后魏同出阴山,世为酋长。代北人谓地为 ‘拔’,言总有其地,而人相贺,因以为氏。”《中国姓氏大全》 称: “后改姓贺。

  • 读音:wǎn【音】 亦音鸳(Yuān)(11,17,80)。【源】 ①相传伏羲帝之师有宛华,黄帝时有宛朐,此宛姓之始,见《姓氏寻源》(60,62)。然,一说宛邑为地名,在今山东荷泽西(87)。 ②春秋

  • 何落

    读音:Héluò【综】 清正白旗满洲护军伊唐阿之妻为何落氏(260)。

  • 读音:Xiào【综】 源出不详。河北隆化(344)、安徽淮南(362)、台湾高雄(68,261)、北京、山东济南等地均有此姓。现行罕见姓氏。今甘肃之永登有分布。汉族姓氏。永登县公安局提供; 《姓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