㒒
【源】 见《中华姓府》(63)、《康熙字典》(62,80)。即仆姓。 【望】 河南(418)。
【源】 见《中华姓府》(63)、《康熙字典》(62,80)。即仆姓。 【望】 河南(418)。
读音:Fán/Farn【综】 凡一作凢(19,21)。或系樊姓俗写。汉、壮等民族均有此姓。江西萍乡(371)、广西都安等地均有此姓。
读音:Shūwēi历史上党项人姓氏。《续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注云: “(西)夏武功大夫舒威英。”未详其他。
读音:Ōuhóu【源】 越王无疆之后,见《路史》(60,62)、《姓考》(17)。《前汉书·外戚传》中有欧侯氏(7,11,21)。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收载,其据《路史》 注云:
读音:Huáng黄姓的来源主要有四个。一是以国名为姓氏,源于嬴姓。陆终之后,受封于黄,为楚所灭,其后人以国为氏以示不忘亡国之恨。二亦是以国为姓氏。相传春秋时,台骀的后人曾建立沈、黄等邦国,
读音:Pénɡjī【综】 佤族姓。世居云南西盟大马赛寨(160)。
读音:Yī'nālóu历史上罕见之三字姓。《中国古今姓氏辞典》收载; 《姓氏词典》 亦收,其据《魏书·官氏志》 注云: “即一那蒌氏。北魏时代北姓,后改为蒌氏。”
读音:Wèngjíládǎi元代蒙古族姓氏,乃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陶宗仪《南村辍耕录》收载; 《续通志·氏族略》译作“翁吉喇特”。
读音:Fēn《姓氏词典》 引曹玉林、鄂木尔 《新编注音千家姓》收载,未详其源。
读音:Tǔmén【综】 北魏时改代北姓吐门为门氏,见《魏书·官氏志》(7,12,60)。一作叱门氏(60)。一说,吐门系叱门之讹(70)。亦作〔徒门〕(416)。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郑通志·氏族
读音:Niǔ钮姓以职业为氏。春秋时吴国有钮宣义,其先祖为专职从事钮柄制作的“百工”之长,故后人以职业为姓。钮姓发源于今江浙一带。今尤以江浙及华北地区为多。钮姓历史人物有钮纬,明代藏书家。先在朝为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