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龙洲词

龙洲词

一卷。宋刘过(1154-1206)撰。刘过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太和(今安徽泰和)人,一说庐陵(今江西吉水)人,光宗、宁宗时,以诗游谒江湖间。与辛弃疾交游甚密,韩侂胄派他出使金,因泄密被逐,遂以贫困终生。著有《龙洲集》。陈振孙《书录解题》载刘改之词一卷。是集为毛晋所刊,题为《龙洲词》,从其全集之名。黄升《花庵词选》称:“刘改之乃稼轩之客,词多状语,盖学稼轩”。然其词凡赠辛弃疾者,则学其体,其余虽跌宕淋漓,却未尝全作辛体。陶九成《辍耕录》又称:“刘改之造语赡逸有思致,《沁园春》二首尤纤丽可爱。”今观是集,其词实则多抒写生平抱负,气势豪放,不喜作妖语、媚语。虽直抒胸臆,然文采却略嫌不足。是集有汲古阁本、景汲古阁本、《四库全书》本、《蟫隐庐丛书》本、《四部备要》本。另有《龙洲词》二卷,《补遗》一卷,附校记一卷,为民国朱祖谋校记,有彊村丛书本。

猜你喜欢

  • 订讹杂录

    十卷。清胡鸣玉撰。鸣玉字廷佩,号吟鸥,江南青浦(今上海市青浦县)人。贡生,乾隆元年(1736年)荐举博学鸿词。是编旨在订正文字写法与读音谬误,性质近于《匡谬正俗》,考证常见文字写法与读音谬误,分条辨析

  • 松窗百说

    一卷。宋代李季可(生卒年不详)撰。李季可事迹不详。此书摘取经史、传说中有关条目,附以作者自己的评议与考证,于史事研究有一定参考价值,如“史误”一条,清代学者孙贻让称其“足以参正五代史”,另外有些条目如

  • 直音旁训毛诗句解

    二十卷。元李公凯撰。李公凯字仲容,宜春(今属江西)人。生平事迹不详。该书流传极少,诸家俱未著录。始见于《千顷堂书目》之中,朱彝尊《经义考》从之。该书的特点是:每篇诗的训释均有三个部分。一为“直音”,所

  • 六礼或问

    十二卷。汪绂(1692-1759)撰。绂字灿人,号双池,清婺源(今江西婺源县)人。汪绂生平《清史稿》已入《儒林传》。汪绂家贫曾至闽中为塾师,父殁方归。其后博览群书,于天文、舆地、阵法、术数、乐律无所不

  • 宋徽宗圣济经

    见《圣济经》。

  • 春秋左氏传地名补注

    十二卷。清沈钦韩(详见《春秋左氏传补注》)撰。钦韩博闻强识,曾作《裴氏三国志注释地理》八卷、《水经注疏证》四十卷,对古今郡县废置沿革素有研究。此书是对《左传》地名的研究专著,对先儒旧说有所补正,特别是

  • 东谷易翼传

    二卷。宋郑汝谐撰。汝谐,字舜举,号东谷,生卒年无考,处州(今浙江丽水)人。陈氏《直斋书录解题》谓其立朝多为善类,仕至吏部侍郎。《经义考》引《浙江通志》则云,中教官科,迁知信州,召为考功郎,累阶勋猷阁待

  • 四书近指

    二十卷。明末清初孙奇逢撰。奇逢(1585-1675)字启泰,一字钟元,直隶容城(今属河北)人。与黄宗羲、李禺并称“三大儒”,为学本于陆(九渊)、王(守仁),而兼采程朱之旨,为清初调和朱、陆学派的首倡者

  • 五经大义

    一卷。戴逵(约325-396)撰。马国翰(详见《五经通义》条)辑。戴逵字安道,谯郡铚(今安徽宿县)人,东晋杰出的画家、雕塑家、哲学家。事详见《晋书·戴逵传》。记载:“少博学,好谈论,善属文,能鼓琴,工

  • 周礼传

    十卷。《图说》二卷。《翼传》二卷。明王应电撰。王应电(生卒年不详),昆山(今属江苏昆山)人,受业于魏校之门,笃好《周礼》,用力甚深。除著有《周礼传》、《图说》、《翼传》外,还有:《周礼诂》、《同文备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