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高氏三宴诗集

高氏三宴诗集

三卷。唐高正臣编。正臣字号、籍里与生卒年均不详。曾官襄州刺史。此集所载皆同人会宴之诗,以一会为一卷,各冠以序。一为陈子昂,一为周彦晖,一为长孙正隐。三会正臣皆预,故汇而编之。与宴者共二十一人。考之《新唐书》,有传者三人,则为陈子昂、郎余令、解琬。附见他传者一人,则为周思钧。见于本纪及世系表者一人,则为张锡。仅见于世系表者五人,则为正臣及高瑾、王茂时、高绍、高峤。余皆不详始末。案世系表,正臣为襄州(今湖北襄阳等地)刺史,不云卫尉卿。今诗后叙正臣及周思钧事独详。所云连姻帝室,寓居洛阳,皆与诸序语合,似非无据。末又附《香山九老会诗》一卷,卷尾有夷白堂重雕字。考宋鲍慎由字钦止,括苍(今浙江丽水)人。元祐六年(1091)进士。著有《夷白堂集》。此或鲍慎由所刊。九老会诗已附见《白香山诗集》,而《三宴诗》之名,新旧唐书志皆不载。盖当时编次诗歌,装褫卷轴,如《兰亭诗》之墨迹流传,但归赏鉴之家,故不著藏书之录。后好事者传钞成帙,乃列诸典籍之中。惟辗转缮录,不免多讹。如以高峤为司府郎中,唐百官志无此官,应从《世系表》改为司门郎中。又张锡于武后久视元年(700)拜同平章事,本山东兖州东武城人,诗中误以锡东为名。又弓嗣初,高瑾、周彦晖并日咸宁进士。唐无咸宁年号。惟高宗曾改元咸亨,宁字恐为亨字之误。兹并为改正。有《四库全书》本

猜你喜欢

  • 现代吴语的研究

    六章。赵元任著。赵元任(1892.11-1982.2)又名宣重。祖籍江苏武进,生于天津。美籍著名语言学家。1925年后任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导师兼哲学系教授、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兼语言组主任。

  • 偶存草堂集

    六卷。清林之茜(约1766年前后在世)撰。林之茜字素园,山东人,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详。林之茜寓居孝感,工诗,著有《偶存草堂集》。是集凡六卷。前有杨梦琬序。其诗取法在中唐、南宋之间,虽较清丽,然摹拟之痕颇

  • 困学录集粹

    八卷。清代张伯行见《道统录》撰。此书摹仿《读书录》、《居业录》二书体例,前六卷是作者各个时期在性理学说上的心得、笔记,第一、二卷题名为“河干公余”,第三、四、五卷题名为“闽署公余”,第七卷以下则是作者

  • 二程语录

    十八卷。清张伯行(见《道统录》)编。初,朱熹曾辑《程氏遗书》二十五篇,皆程氏门人记其见闻答问之词。又取诸集录为《程氏外书》十二篇。又附录一卷,为行状墓志之类,凡八篇。是书篇目次第,悉依朱熹原本,而稍加

  • 四书解琐言

    四卷。补编 一卷。清方祖范撰。祖范字香宇,江苏青浦(今属上海市)人。是书首有汤运泰序及祖范自序。大旨在订正集注,旁及元明诸儒,以至近代毛西河、王己山之说,均能确指其失,所诂义理多精核,考核典故也能折衷

  • 夏小正小笺

    四类。清王贞(生卒年不详)撰。王贞,字彦明,别号月池主人,安徽婺源人。书首有自序,略言:“先民有言,《夏小正》即孔子得夏时于杞之书,汉太傅戴氏尝为之传,合而订为礼书。隋唐以降,有别自为卷行世者。宋政和

  • 建康实录

    二十卷。唐许嵩撰。许嵩,高阳人,故又自署高阳。此书记载六朝史事,起于吴大帝,迄于陈后主,共四百余年,而以后梁附之。六朝均建都建康,故以此为名。许嵩是唐肃宗时人,书前自序一篇。此书义例主于类叙兴废大端,

  • 资江耆旧集

    六十卷。清邓显鹤(1777-1847)辑。邓显鹤,字子立,号湘皋,湖南新化人。嘉庆举人,官宁乡训导。博览群书,有楚南文献者之称。纂《沅江耆旧集》,搜刻《蔡忠烈侯遗集》、《船山遗书》,著有《南村草堂诗文

  • 北川县志

    八卷首一卷,民国杨钧衡等修,黄尚毅纂。杨钧衡,曾知北川县事。黄尚毅,绵竹人。北川即石泉,其有志实始于清康熙年间,为县令田邰茁所创。后县令姜炳章、县令赵德林先后续修。民国十六年(1927)北川知事杨钧衡

  • 正名

    八曰:名正则治,名丧则乱。使名丧者,淫说也。说淫则可不可而然不然,是不是而非不非。故君子之说也,足以言贤者之实、不肖者之充而已矣,足以喻治之所悖、乱之所由起而已矣,足以知物之情、人之所获以生而已矣。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