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隰西草堂集

隰西草堂集

十二卷。明万寿祺(1603-1652)撰。万寿祺,字年少,一字介若、内景。江苏徐州人。崇祯三年(1630)举人。明亡后隐居浦西。他身著僧衣,自名慧寿,号明志道人,或曰寿道人,而饮酒食肉如故。与阎尔梅合称“徐州二遗民”。寿祺风流倜傥,才华横溢。他工诗文,善书画,而琴、棋、雕刻、刺绣,亦无不精妙。其诗歌在内容上多抒写国破家亡的悲愤,形式上以七律见长。情调激楚苍凉,语言工整严谨。著有《隰西草堂集》十二卷、《文集》三卷、《遁渚唱和集》一卷。该书在清初有刻本,因集中多有对明王朝怀念的遗民情绪,被查禁,原刻本不存于世。清道光时拔贡孙氏得万寿祺手稿残本,合铜山举人丁靖山录诗,刻为《隰西草堂集》。集自遭禁后,清初刻本无一存。其后人亦莫敢收藏,孙氏多方采辑,得文三卷、诗五卷、词一卷,刊成印布无多,而版已失。光绪时,徐州府知府桂中行履真,刻《二遗民集》,于孙本略有删节。孙本又不复可得,徐州人董士恩重刻之,董氏刻本收文及杂著四卷、诗五卷、补遗一卷、词一卷、年谱一卷,计十二卷,成于癸酉(1933)之冬,为万寿祺文集最全备者。亦是该集传世之版本。

猜你喜欢

  • 九峰志

    四卷。清陈祚康、魏杰撰。陈祚康,字黼平,福建侯官(今属福州)人。魏杰,字拙夫,福建侯官(今属福州)人。《九峰志》同治六年(1867)刻本,共四卷。分为四门。一形胜,二寺院,三碑铭,四艺文。其谓九峰山日

  • 古书疑义举例校录

    续补辨正《古书疑义举例》的作品,详见“古书疑义举例五种”。

  • 花溪集

    三卷。元沈梦麟撰。梦麟,字原昭。生卒年不详。吴兴(今浙江湖州)人。顺帝至元五年(1339),举乡荐。授婺源州学正,迁武康令。至正中,解官归田。明初以贤良征召,不就。后应聘为浙闽校文、会试同考。梦麟与赵

  • 臣鉴

    三十七卷。明宣宗朱瞻基(1398-1435)撰。朱瞻基为仁宗长子,母亲为诚孝昭皇后,性嗜书,智识杰出。永乐八年(1410)成祖征漠北,命其留守北京。永乐九年十一月立为皇太孙,自是,巡幸征讨皆从。仁宗即

  • 左传附注

    五卷。陆粲(1494-1551)撰。陆粲字子余,长洲(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明代经学家。嘉靖进士,官至工科给事中,挺劲敢言。曾因争张福达狱,下诏狱廷杖。不久又因草疏论张璁、桂萼,谪贵州都镇驿丞,迁永新知

  • 重修慈利县志

    八卷,首一卷,清李约修,皇甫如森纂。李约,平定人,曾任慈利县知县。皇甫如森,邑人,拔贡。慈利置县始于秦,始曰慈姑,隋改慈利,迄无更易。县志自明以来,除万历元年(1573)陈光前志外,佚无传。清康熙年间

  • 晴雪楼遗稿

    一卷。清高祥撰。高祥,生卒年不详,字织云,浙江钱塘(今杭州)人,高吉豹之女,姚炳之妻。清代诗人。此书刊刻年代不详,大约刊于嘉庆间。

  • 五音类聚四声篇海

    见《四声篇海》。

  • 谷响集

    三卷。元释善住(约1320前后在世)撰。善住字天住,别号云屋。俗姓不详、吴郡(今江苏吴县)人。曾居于吴郡城报恩寺,往来吴淞江上,与仇远、白珽、虞集、宋元诸人相酬唱。著有《谷响集》。此集为元诗别集。共三

  • 骈字凭霄

    二十四卷。明徐应秋(生卒年不详)撰。徐应秋字君义,号云林。浙江西安人。万历四十四年进士。官至福建布政使。此书采掇经史骈连之字,以备词藻之用。全书诠义十卷,释名十四卷。每卷又各分若干子目。注释简略,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