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卷 不著编者名氏。成亲王永理(?-1824)书。元和袁治模嘉庆十七年(1812)三月摹勒上石,世传有诒晋斋墨拓本。永理为高宗皇帝十一子,乾隆间封成亲王,嘉庆间任军机处行走,精于书法。是编系取梁周兴嗣
一卷。清戴小玉撰。戴小玉,生卒年不详,字倩梅,浙江杭州人,戴道峻之女,侍郎戴熙之妹,朱文枟之妻。清代诗人。此书有道光十一年(1831)戴熙写刻本。书前有戴熙所作序言,书后有其夫朱文枟所作跋语。此书共收
四卷。清严遂成(1694-?)撰。严遂成,字崧瞻,一作松占,号海珊,乌程(今浙江吴兴)人。雍正二年(1724)进士,官山西临县知县,父去世归乡。乾隆元年(1736)举“博学鸿词”,因母丧归。后历雄州知
六卷。附《梯仙阁余课》一卷,《拂珠楼偶抄》二卷。清曹一士(1678——1736)撰。曹一士字谔庭,号济寰,上海人。雍正八年(1730)进士,官至兵科给事中。本编乃其诗集,《石仓世纂》之第四种。附载《梯
八卷。明刘濂撰。刘濂有《易象解》已著录。该书第一卷为《律吕篇》,以后依次是《八音篇》、《万舞篇》、《古诗音调篇》、《微言篇》。其论律吕,专驳《乐记》和《周礼·大司乐》;其论音调,认为《诗经》三百篇中宫
见《冥通记》。
六卷。刻者不著姓名。卷首有“得将斋法帖”卷次等,卷尾有“皇庆二年”(1314)摹勒等字样,均为篆书。“皇庆”是元代仁宗的年号,而丛帖盛刻于宋代,元代极少;况该帖所选书迹皆明代各帖中所有,而明帖中常见误
三卷。《静香阁诗草》一卷。清儒瑞璇(1702-1732)撰。儒瑞璇字玉英,江苏宿迁人,善生儒绍瓒之女,宜兴徐起泰之妻。清代杰出诗人。《箧存诗稿》道光十年(1830)刊本,书前有瞿源、朱桓所作序言,朱期
一卷。清圣康熙帝御撰。嗣乾隆三十七年,钦定清汉对音字式颁行。后人敬遵钦式,对译姓氏汉音。道光元年,满洲和精额辑同音合璧五卷。恭录圣祖宸翰五家姓于第三卷内,每一姓氏,各以清字对音,编成满汉合璧,即为此书
四卷。明薛凤翔撰。薛凤翔,字公仪,亳州(今安徽亳县)人,生卒年不详。薛氏本为例贡出身,后官至鸿胪寺少卿。当时亳州牡丹最盛,薛氏家园中种植最多。薛氏就撰写了《牡丹史》这本书。是书在欧阳修《洛阳牡丹记》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