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诗经拾遗

诗经拾遗

一卷。清郝懿行(详见《诗问》)撰。该书自序云:“删诗之说出于《史记》,窃谓不然,孔子但云三百,不云三千。安得古人之文如彼其多。”其言甚正。然所辑古诗,颇为复杂,其中有后人伪托者,有袭用老子语者,真伪难辨,不足为信,且有不属诗之范畴者。书中所辑多为古代逸诗,非《诗经》之遗,宜正其名曰《古诗拾遗》,而曰《诗经拾遗》,则名不副实。该书有《郝氏遗书》本。

猜你喜欢

  • 运气定论

    一卷。明董说(详见《易发》)撰。董氏此书为辨《素问》所论“运气当在六元正纪大论”而作。因其原文失佚,故晋皇甫谧作《甲乙经》、隋全元起作《素问》注,皆称原文亡佚。唯唐朝王冰诡称有秘藏之书本,且私采“阴阳

  • 明文远

    清徐文驹(详见《师经堂集》)编。此集为明代文章汇编,所录均为有明一代之文。前后均无序、跋,亦没有目录。其圈点、批语用八比之法。虽名为《明文远》,然亦存有元、清人之文各一篇,可见编次之混乱。《四库全书》

  • 周易传义约说

    十二卷。一作《周易约说》。明方献夫(?-1544)撰。献夫初名献科,字叔贤,号西樵,广东南海人。弘治十八年(1505)进士,官至武英殿大学士,谥文襄。事迹见《明史》本传。该书用朱子所定古经本,以上下经

  • 春秋疏略

    五十卷。清张沐(详见《周易疏略》)撰。作者认为《春秋》经文出自鲁国史书,《左传》则是孔子所作;他说:孔子抽取鲁史,尊奉为经,而将不能奉为经典的有关内容按年月顺次附录于经文左侧,并命名为“左传”。这一看

  • 重校方言

    十三卷,附《补遗》一卷。清卢文弨校。卢文弨(1717-1796)字绍弓,一作召弓,号矶鱼,又号抱经、石鱼、粲斋,晚年号弓父,学者称抱经先生。原名嗣宗。浙江余姚县人。乾隆十七年(1752年)进士,授翰林

  • 康茂园行述

    一卷。清康亮钧述。亮钧,山西兴县人,荫生,官至顺德府知府,其他事迹不详。此书所记为其父康基田(1728-1813)事迹。基田字仲耕,号茂园,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进士,官至江南河道总督,因事革职,

  • 黄山年谱

    一卷。清法若真(1613-1696)自撰,法辉祖续编。若真字汉儒,号黄石,又号黄山,山东胶州人,顺治三年(1646年)进士。历任编修,典福建乡试,福建参政、安徽按察使等官。工书画,著有《黄山诗留》。此

  • 北新关志

    十六卷。清许梦闳撰。许梦闳,字容斋,汉军人。雍正七年(1729),以织造管北新关监督。是书即为作者在任时,对原有“关志”重新修订而成,其凡例、公署诸图,列于卷首,卷一为建置,卷二为命遣(载历代关官、明

  • 郭侍郎奏疏

    十二卷。清郭嵩焘(1818~1891)著。郭嵩焘,字伯琛,号筠仙,湖南湘阴人。道光进士。曾任广东巡抚,总理衙门大臣,并首任驻英公使,后兼驻法公使。著有《养知书屋遗集》、《使西纪程》、《郭嵩焘日记》。郭

  • 鹤田草堂集

    十卷。明蔡云程(约1543前后在世)撰。蔡云程,字亨之,浙江临海人,生卒年不详。嘉靖八年(1529)进士,官至刑部尚书。著有《鹤田草堂集》。是集为蔡云程诗文集。凡十卷,其中文七卷,诗三卷。云程当王(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