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四十八卷,马端临撰。马端临(1254-约1324),字贵与,饶州乐平(今属江西省)人,元代著名历史学家。父廷鸾,南宋度宗时为右相兼枢密使,因与贾似道不合去官,著有《读史旬编》,“始以备遗忘,授儿曹
一卷。清李慈铭(见《汉书札记》)撰。该书记汉代至清代浙江地方名士贤达凡二百二十二人。首写先贤祠之缘起,次定崇祀先贤之例,意在严格选择界限。此书为慈铭撰写并刊行。现有光绪十一年(1885年)刊本。
四种,十七卷。清李元春编。所收书为《关学编》五卷首一卷(明冯从吾撰,清李元春重订)、《张子释要》三卷(包括《张子东西铭全注》一卷、《张子正蒙释要》一卷、《张子语录释要》一卷。宋张载撰,清李元春注)、《
二十卷。元严毅(生卒年不详)撰。严毅字子仁,建安(今福建建瓯)人,生平不详。唯卷首有后至元庚辰张复序,知为元人。其书体例与《韵府群玉》一书相近。本书更为简略。每字之下首列活套。次为体字。体字如东字,下
五十六卷。清吕燕昭修,姚鼐纂。吕燕昭,字仲笃,河南新安人。乾隆三十六年(1771)举人,官知县,擢知州,迁知府,嘉庆十二年来任江宁知府。姚鼐(1732-1815),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旧称惜
十卷。明黄佐(1490-1566)撰。黄佐,字才伯,号泰泉,香山(今广东省中山市)人。正德十六年(1521年)进士,选庶吉士。官至南京国子监祭酒。佐学以程、朱为宗,惟理气之说,独持一论。学者称“泰泉先
七卷。清夏味堂(详见《诗疑笔记》)撰。此书分元声一类、声三十、大类二、小类三。分类过细,广立名目,徒滋淆惑。声证一篇,配置凌杂。标识多加口旁,以为从口,尤其妄诞不经。考证古音,自郑顾江以来诸家分部以通
二十八卷。清鲁之裕修,靖道谟纂。鲁之裕,字亮侪,安徽太湖人,官安襄郧下荆南道。靖道谟,字果园,湖北黄冈人,康熙六十年(1721)进士,翰林院庶吉士。下荆南道,清初辖襄阳郧阳二府,雍正十三年(1735)
二十一卷。清姚夔(约1669前后在世)撰。姚夔,字胄师,号成葊,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卒年不详。顺治十一年(1654)举人。任安化县知县。著有《饮和堂集》。是集凡二十一卷,诗十三卷,杂文八卷。其中诗
三卷。明陈霆(约515年前后在世)撰。陈霆字声伯,浙江德清人。弘治十五年(1502)进士。授刑科给事中。著有《唐余纪传》等,是书杂论唐宋以来诗句工拙,以论明诗为多。如论古人做诗,用事当如水中著盐,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