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芥隐笔记

芥隐笔记

一卷。南宋龚颐正(生卒年不详)撰。龚颐正字养正,本名惇颐,因避光宗讳改。和州历阳(今安徽和县)人,一说处州遂昌(今属浙江)人。龚颐正以学问文章知名当世,曾著《元祐党籍列传谱述》淳熙中,为史院编辑《四朝国史》,后授和州文学。韩侂胄用事,赐出身入馆,为秘书丞,国史院检讨官,预修孝宗、光宗实录等。龚颐正学问博洽,自六艺百家诸史之籍,无所不读,河图洛书,山鑱冢刻,方言地志,佛道典籍以及骚人墨客之文,无所不记。至于讨论典故,订正事实,辨明音训,评论文体,虽片言只字,必欲推原是正。每有心得,随笔记录,因成是书。因其书室名芥隐,故名《芥隐笔记》。全书一事一记,共一百三十五事,大体考证精核,具有根底。然舛谬之处亦时有之。如,韩愈“马上谁家白面郎”诗,误以为杜甫诗;《公羊传》孔父义形于色,误以为《左传》孔子之语;王昌龄“梦中唤作梨花雪”诗,误以为王建诗等等。每条之下多有注语,便于考证。然亦有舛错之处,如“班固宾戏”一条注文与正文不相应;“王安石草堂怀古”一条明注异同,而“王建”一条注则明驳之,互相抵牾。似非龚颐正所自注,但出自谁手,则不可考矣。统观全书,考据精核者居多。《四库全书总目》评价其书“不在沈括《梦溪笔谈》、洪迈《容斋随笔》之下,未可以卷帙多少为甲乙也。”不免有些过誉,但亦见其书价值矣。足资治史研文者参考。今传本不一,主要有《百川学海》、《顾氏文房小说》、《格致丛书》、《津逮秘书》、《唐宋丛书》、《说郛》、《四库全书》、《学津讨原》、《续知不足斋丛书》、《丛书集成初编》等丛书本。

猜你喜欢

  • 丽则遗音

    四卷。元杨维桢(1296-1370)撰。维桢生平事迹见《东维子集》条。维桢《东维子集》不载其所作古赋,《铁罗古乐府》中古赋只有《土圭》、《莲花漏》、《记里古车》三作。此集为古赋专集。收赋三十二首,皆其

  • 张伎陵集

    七卷。明张凤翔(1472-1501)撰。张凤翔,字光世,号伎陵(一作伎陵子),洵阳(今陕西旬阳县)人。明弘治十二年(1498)进士,官户部主事。著名《张伎陵集》。是编系凤翔诗文集。凡七卷。前六卷为诗,

  • 大学问答

    一卷。清赵承恩撰。承恩字省庵,江西金溪人。是篇大旨以王阳明为宗。认为大学乃大人之学,所以使天下人明通公溥。“亲民”的“亲”字不作新解,亲民乃视一家之人如一身,一国之人如一家,天下之人如一国,新民只是亲

  • 蒙古字韵

    二卷。撰人不详。是一部中国元代用八思巴字拼写汉语(也称八思巴汉语)的韵书。编著于1269-1292年之间。元刻本流传至清道光年间,后亡佚。《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小学存目”著录,云有“两淮盐政采进本”。

  • 群书会元截江纲

    三十五卷。不著撰人的姓名。首题太学增修。中有淳祐、端平年号。大概为理宗时程试策论之本。前面有至正七年,东阳胡助所作的序。因此,黄虞稷《千顷堂书目》就认为是胡助所撰,这是不对的。此书共分六十五门,每门下

  • 海录碎事

    二十二卷。宋叶廷珪(生卒年不详)撰。叶廷珪字嗣忠,崇安(今福建省,建安县)人,政和五年进士。绍兴中为太常寺丞。因与秦桧不和,请求出任泉州。王之望《汉滨集》称赞叶廷珪的学问非常广博。这本书就是一部编辑类

  • 禹贡图说

    四卷。清周之翰撰。周之翰字翙廷,湖北广济人,诸生。本书是周之翰为授徒而作,不依经文,专门解说地理,所说凡冀州二十六条,兖州九条,青州十一条,徐州十四条,扬州八条、荆州十四条,豫州十五条,梁州二十条,雍

  • 紫竹山房集

    三十三卷。清陈兆仑(1700-1771)撰。兆仑,字星斋,号句山,浙江钱塘(今杭州)人。雍正进士。乾隆初举鸿博,授内阁中书,官至通政使。精六书,善经义。时人视作文匠。曾充任《世宗实录》、《诗经补注》、

  • 九章代数草

    十卷首一卷。清卢靖(详见《迭微分补草》)撰。《九章代数草》成书于1887年,当时卢靖任天津武备学堂算学总教习,与华蘅芳等同堂授学。他令使学生试以西学代数知识演算中算题,校成此书。全书内容浅显,习题多取

  • 抱润轩读尚书记

    一卷。马其昶(1855——1930年)撰。马其昶字通伯,晚号抱润翁,安徽桐城人,清光绪年间官至学部主事,后任京师大学堂教习。马其昶为桐城派末期代表作家,民国时期曾参加《清史稿》的纂修工作,著有《抱润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