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竹书纪年集证

竹书纪年集证

五十卷。清陈逢衡(详见《逸周书补注》)撰。正文四十九卷,卷五十为《补遗》;卷首《凡例》、《叙略》、《集说》,不入卷数。逢衡以孙晴川、徐文靖两家纪年文书尚未精当,乃旁搜博采,细为诠释。始以群书订《竹书》之讹,继且以《竹书》证群书之误。所引诸书除经史外,皆标明姓氏书目。出己见者,加“衡案”二字以示区别。古今学者于《竹书》有详述考辨,其议论精当者,汇为《集说》;作者随事驳正之重要者,列七十七条,以知其书之梗概,作为《叙略》;又辑录《竹书》有他书援引,而今本无者一百二十则,汇为《补遗》,并于各条之下标明某书某卷;外附录《琐语》数十则,《师春》一则,《徼书》一则。是书草创于嘉庆九年(1804)九月,迄十七年(1812)冬十月始定稿。考订精详,乃集清代研究《竹书》之大成。有嘉庆十八年(1813)露轩刻本,江都《陈氏丛书》本。

猜你喜欢

  • 程氏考古编

    十卷。见《考古编》。

  • 兵经

    三卷。清揭暄撰。揭暄,字子宜。江西广昌人(一说河北广昌,今涞源北,误)。生卒年不详。揭暄生当明末清初鼎革之际,慷慨好言兵。清军陷南都(南京)之后,曾在福建参与抗清活动。兵败后,隐居山林,埋首著述。揭暄

  • 大学困学录

    一卷。中庸困学录一卷。清王澍撰,王澍详《禹贡谱》条。此二书主朱熹之说,而力辩陆王心性之学之误,但并不囿于门户之见,于陆王经说中可取之处亦加以吸收。该书虽也是科举之书,但于学问用功甚笃,非一般敷衍讲章可

  • 鸡泽脞录

    一卷。清代程鸿诏(生卒年不详)撰。程鸿诏字伯敷,大兴(今属北京境内)人。道光举人,官至江苏侯补知府,著有《有恒心斋文集》。此书成于道光戊甲春(1848),是作者整理往日游历笔记并重新编定抄写而成。因作

  • 礼记刘氏音

    一卷。晋刘昌宗(详见《周礼音》)撰,清马国翰辑。此书见于《隋书·经籍志》,注云五卷。《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都没有其目,可见,此书在隋唐时已经散失。陆德明《经典释文》引有九条,又《集韵》

  • 识小编

    二卷。清董丰垣(生卒年不详)撰。董丰垣字菊町,乌程(今浙江省吴兴县)人,乾隆进士,官东流县知县。《识小编》是一部杂考之作,共二十四篇,以仪礼为主要撰述内容。全书分三部分,其一祭社,即祭地,多不信周礼,

  • 庄简集

    十八卷。宋李光(1078-1159)撰。李光,字泰发,越州上虞(今浙江上虞县)人。崇宁五年(1106)进士,调开化令,有政绩。历太常博士,迁司封。因论士大夫佞谀成风,得罪王黼,贬阳朔县。高宗时,擢吏部

  • 病理撮要

    一卷。不著撰人。岭南尹端模(生卒年不详)译。此书作者不详。博济医局所刻医书,多出自美国嘉约翰(详见《医理略述》)口述,如论内科病理之《内科全书》,论外科病理的《割症全书》,均题嘉约翰名,据推断此书亦为

  • 脉表诊病论

    一卷。英国散特生(生卒年不详)撰,英国傅兰雅(详见《化学卫生论》)译。此书主要论述脉表之用处、心等数种病之根源。此书以前,法国医士马利曾编制脉表,用来观察人身血脉清浊虚实诸象,故散特生著此书以明马利之

  • 鸿泥堂小稿

    八卷,《续稿》十卷。明薛章宪(约1497年前后在世)撰。章宪,字尧卿,自号浮休居士,江苏江阴人,生卒年不详。少为诸生。隐邓旸溪上。洽闻博物,性喜山水。著有《鸿泥堂小稿》。《小稿》刻于明正德丁丑(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