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礼记子思子言郑注补正

礼记子思子言郑注补正

四卷。简朝亮(1851-1933)撰。简朝亮,字季纪,号竹居,广东顺德县(今广东顺德)人。南海朱次琦之门人,著述甚富,有《尚书集注》等书。是书首有朝亮自序,略言:“《礼记》《坊记》《中庸》《表记》《缁衣》四篇相次,沈约谓此皆取《子思子》。《汉志》著《子思子》二十三篇,《新唐志》著《子思子》七卷,(《隋书·经籍志》卷同,黄道周《坊记》《表记》《缁衣》三集传见《明史·艺文志》),盖传者微矣。九江朱先生曰:‘三篇子言之皆子思言’,斯从沈约说。今世去子思子世远,其言有逆睹今世而先言之者,其在于今,变而通之,其学则体立用行,足济中邦斯民于生生。此三篇,明季黄石斋为之集传,将以纳忠。礼家诸说,自郑康成注以来,大抵释此为孔子言,而不察此为子思子言。《左传》哀公二十一年夏五月,越人始来,迨逾年越灭吴,《坊记》曰:‘《春秋》不称楚越之王丧’,异于孔子所修者以吴越言,此子思子时鲁《春秋》;《坊记》引《论语》,《缁衣》引叶公之顾命,皆在孔子后。朝亮不敏,冀有所明,致辨于斯。斯曰《〈礼记〉子思子言郑注补正》三篇分卷,而又附录都为四卷。今朝亮年六十有九,乃修旧稿,其完者惟子思子言三篇,其余方草创,兼《大戴礼》,皆附录存之。若《礼运篇》明天下为公者,《学记篇》宜万世法者,《儒行篇》皆孔子言而申其义者,稿亦苟完”云云。是书卷一为《坊记》,卷二为《表记》,卷三为《缁衣》,《坊记》三篇体例皆同,每篇首称“子言之”,以别乎《论语》,有子、沈子曰之文,著其为师,不但言子曰者,辟孔子也。首节为郑注,而次“谨按”及“释曰”于后。是书释记文,多引诸经为证,以发挥意义,如《坊记》引《周书·吕刑》与《周官·大司徒》,《表记》则引《孟子》《荀子》毛传、韩说,《缁衣》则引《易》等。是书言是释记文,然其义皆简氏语,多有以今参古之意,如于“子张问入官”下谓“尊严而绝者下情不上通,卑贱如神者,小民不可欺。卢氏注《孟子》曰‘民为贵,君为轻’,盖上则绝,下则神”,其实“下则神”者,谓民权之发达。简氏于篇节,悉不忽略,具见苦心。是书最早刊于民国年间。

猜你喜欢

  • 秘阁书目

    一卷。明钱溥撰。钱溥(约1415-1485),字原溥,松江华亭(今属上海市)人,正统四年(1439)进士,授翰林院检讨,历南京吏部尚书。此目又作马愉撰,二卷本。首列自序,为其致仕归乡后所作,自叙云曾入

  • 宋朝事实类苑

    六十三卷。北宋末南宋初江少虞(生卒年不详)撰。参见《事实类苑》。

  • 韵籁

    四卷。清华长忠撰。长忠天津人。是书分喉音五、舌头舌上之音各四、半舌半齿音一、正舌音五、唇外音四、唇内音三、正齿齿上之音各四、半牙半喉音四、轻齿重齿轻牙重牙之音各三,这五十个声类用如下字标目:各客赫额额

  • 西涧草堂集

    四卷。清阎循观(1724年-1768年)撰。阎循观字伊高,一字怀廷,昌乐(今山东昌乐)人。乾隆三十一年(1766)进士,授吏部考功司主事。循观省身克己,刻苦自立。著有《名人小传》、《见闻随笔》、《毛诗

  • 文献通考节贯

    十卷。清周宗濂(生卒年不详)撰。周宗濂著有《耻亭遗书》。本书取马瑞临《文献通考》、王圻《续文献通考》,首尾编次,仍如原书的二十四门。唯有帝系、象纬、物异、四裔、节义、方外六门,因难于节录置之。其因文附

  • 云庄集

    五卷。宋曾协(?-1173)撰。曾协,字同季,南丰(今江西南丰县)人。曾肇之孙,曾纁之子。绍兴中,举进士不第,以世赏得官。初为长兴县丞,迁嵊县丞,继为镇江通判、迁临安通判。乾道九年(1173),权知永

  • 易小传

    六卷。沈该撰。沈该字守约,一作元约,南宋湖州归安(今浙江吴兴)人。绍兴中,官至左仆射、兼修国史,故宋人称此书为《沈丞相易传》。是书释六爻,兼论卦变。不主程氏之义理,也不本邵氏之象数,而独考究遗经,谈三

  • 古香堂丛书十三种

    三十四卷。《附录》二卷。清王初桐撰。王初桐,字于扬,一字竹所。生卒年未详。江苏嘉定人。诸生。乾隆召试二等。四库馆滕录。议叙选齐河县丞。历署新城、淄川、平阴、寿光、潍县,及宁海州同。是编计诗集六种、词集

  • 吉羊镫室诗集

    五卷。清瞿树镐(1790?-?)撰。瞿树镐,字经孳,上海嘉定人。中溶之子,钱大昕之外孙。卒年和事迹未详。卷首毛凤序称:“公之诗皆发于性灵,而其感人尤深且切。公之诗皆有为而作,有慨而言,语挚情真,非同浮

  • 汪彦石所著书二种

    二卷。清汪献玗撰辑。汪献玗,生卒年与事迹均不详,字彦石,长州(今苏州)人。致力于经学,曾师事于陈奂。《夏书·禹贡》为我国最早较为完整、系统的古代自然地理与经济地理著作。不过向以真伪相杂,难以判定。唐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