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河曲县志

河曲县志

①四卷。明苗朝阳纂修。苗朝阳字慎斋,邑人,出身进士,明万历间,曾任河南新蔡县知县、繁杞县知县,后升应天府府丞、太仆寺少卿、侍经延礼科都给事中,笃学力行,廉能爽迈,享年八十六。按《河曲县志》,创修于嘉靖七年,草率成书。此志上距嘉靖志已七十余年,中间事变之更、纪载之缺,未可缕指,其中城垣包砌、官兵添设、名宦乡贤之祀、官师贡举之详。此补辑不无所待,而亦不可缓。朝阳在其序中曰:“余不佞始妄寡昧,为之采辑,搜往籍,稽典故,询时事,可因者因,如星野、山川、庙舍之类,而不病于袭,可入者入,如城壕、兵马、钱谷、选举、节烈之类,而不嫌于增,可删者删,如关老营入角等,皆河曲故地,旧志皆载,今三关志,详悉录之,徒赘也。故不嫌于前,至编次或紊者正之,传闻可疑者阙之,间有一二断说,亦就其一时利弊而谕者。”《河曲县志》万历二十六年(1598)刻本。②八卷。清金福增修,张兆魁、金钟彦纂。金福增字葆卿,河北清苑县人,出身监生,祖籍浙江,同治五年(1865)任河曲县知县。八年(1868)因河防出力,保奏以同知升用。金福增掌河曲后,见旧志距同治又已四十余年未有续修。乃延张兆魁、金钟彦为其主纂,开局修志。同治十一年(1872)遂成志。《河曲县志》同治十一年刻本。全书八卷,分为:卷一宸章:文、序、赞、圣谕、碑、上谕,御制诗,御书匾类,钦颁书籍;卷二典礼类;卷三星野类,疆域类,学校类,坛壝类,公署类,庙宇类,坊表类,邱墓类,赋役类;卷四职官类,人物类;卷五选举类,风俗类,物产类,兵警类,祥异类;卷六至卷八艺文类。各类之下附有诸小目。此志大部分承袭黄宅中所著《河曲县志采遗》,然较黄本增加甚多。如黄本以本县兼管之河西蒙古地界,列入卷四,在艺文志末。此编将其移入疆域类中,俾各从其类,而合志体。又如风俗类,不载时令,此编则一一补入。

猜你喜欢

  • 敦煌写本千字文

    一卷。梁周兴嗣撰。周氏生平著述,见《敦煌写本真草千字文》。此卷前后泐损,见存之文,自“安定”字起,至“阮啸”字止。此卷不讳“治”(唐高宗名)字,当为初唐遗物。唯书手甚劣,时有错别字,鲁鱼亥豕,层出不穷

  • 春秋家说

    三卷。清王夫之(详见《周易稗疏》)撰。据作者自序,其父王朝聘(1568-1647,明万历乙卯、天启辛酉两中副榜)研治《春秋》多年,甚有心得,然老病侵寻,未及著书而殁;此书即取材于朝聘之说,故以“家说”

  • 乐经内编

    二十卷。清张宣猷撰。张宣猷身世不详。他杂采各经书中言乐之文,排纂成此书,无所考正。其自序称采诸史者为外编,但外编不见于世,大约此书没有编完。是书于《四库全书》存目。

  • 冠昏丧祭仪考

    十二卷。清林伯桐(1775-1844)撰。林伯桐,字桐君,号月亭,广东番禺县(今广东广州)人。举嘉庆六年(1801)乡试,由拣选知县改就教职,道光二十三年(1843)八月选德庆州学正,二十四年十二月卒

  • 辍耕录

    三十卷。明陶宗仪(详见《国风尊经》)撰。又称《南村辍耕录》。作者隐居时,常亲自耕作,休息时于树下摘取树叶作笔记,写好贮藏盆中,十年而成此书,故名《辍耕录》。此书内容较庞杂,凡元代社会典章制度、掌故文物

  • 江淮异人录

    二卷。宋吴淑(见《事类赋》)撰。此书所记道流、侠客、术士二十五人,各著小传,唐代二人,南唐二十三人。吴淑为徐铉婿,受其影响,亦颇喜怪语,离奇荒诞。但所记人与事,前史往往有之,并非杜撰。尤袤《遂堂书目》

  • 爱吾庐集

    八卷。明徐良傅(1333-1395)撰。徐良傅字子弼,东乡(江西东北)人。嘉靖十七年(1538)进士,官至吏科给事中。因言事斥为民。其门人汤显祖所作传,载其行履颇详。此集共八卷。其诗体略近七子,气度安

  • 周稚圭年谱

    一卷。清周汝筠、周汝策辑。汝筠道光十五年(1835年)举人,官至江西督粮道。汝策事迹未详,二人俱为谱主之子。谱主周之琦(1782-1862),字稚圭,号退庵。河南祥符(今开封)人。嘉庆十三年(1808

  • 东洲草堂金石诗

    不分卷。清何绍基撰。何绍基,详见《东洲草堂金石跋》条。何氏金石诗,不见于《东洲草堂诗集·文钞》中,系吴遁盦所收集,辑而成书。书前无序目,亦不分卷,录古近体诗四十九首,都是题咏金石之作。其题“竟宁镫诗”

  • 缥缃对类

    二十卷。旧本题明屠隆(生卒年不详)撰。屠隆著有《篇海类编》。本书采对偶字句自一字至四字。各区门类,都是市井幢轴之词。俗陋可笑。《四库全书总目》云:“隆虽佻荡不检,游谈无根,然其谬尚不至此。殆坊贾所托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