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毛诗周氏注

毛诗周氏注

一卷。南朝宋周续之(377-423)撰。清马国翰辑。续之字道祖,雁门广武(今山西代县)人。《宋书》、《南史》有传。续之八岁丧母,哀戚过于成人。豫章太守范宁于郡立学,招集生徒,续之年十二,诣宁受业。数年后,通五经及纬候,名冠同门。既而闲居,读《老》、《易》。入庐山事名僧慧远。时人称周续之与陶渊明、刘遗民为寻阳三隐。刘裕北伐时,其子迎续之,馆于安乐寺,延入讲礼,月余复还山。刘裕即位后,再次征召,并为其设馆于东郭外。景平元年(423)卒,终年四十七岁。《隋书·经籍志》著录《圣贤高士传赞》题曰嵇康撰,周续之注。而两《唐志》在是书之后,再著录“《上古以来圣贤高士传赞》三卷,周续之撰”。疑是误题,续之只是为嵇康书作注,此外并无自撰《高士传》。《宋书》周续之传称其“通《毛诗》六义及《礼》、《论》、《公羊传》,皆传于世。”虽自《隋志》以下皆不著录。然而《经典释文》序录,《颜氏家训》诸书中都曾提到周续之曾注解《毛诗》。此书即清人马国翰自《颜氏家训》、《北堂书钞》等书中辑出,共计六条。有《玉函山房辑佚书》本。

猜你喜欢

  • 孙清简公集

    二卷。明孙需(?-约1522)撰。孙需字孚吉,别号冰蘖翁,德兴(今江西德兴县)人。明成化八年(1472)进士,为常州府推官,擢南台御史。弘治中累官右副都御史。正德中为南京兵部侍郎晋南京礼部尚书,起南京

  • 养新录

    二十卷,《养新馀录》三卷。清钱大昕撰。参见《十驾斋养新录》。

  • 无声戏

    全本正编十二回,外编六回。清李渔(详见《十二楼》)撰。白话短篇小说集。题名《无声戏》,取义于李渔对小说的理解,即视小说为无声的戏剧。该书故事虽点明发生在明代嘉靖、万历各朝,但题材基本无所本,均属作者创

  • 四书经注集证

    十九卷。清吴昌宗撰。吴昌宗字文园,江苏吴(今江苏吴县)人。是编《大学》、《中庸》各一卷,《论语》十卷,《孟子》七卷。其书遵朱熹集注,间采异义,对于名物、训诂之学也不废。书中引顾炎武、阎若璩、江永之说特

  • 一贯问答

    一卷。清陈瑚(1613-1675)撰。瑚字言夏,号确庵,江苏太仓人。著有《圣学入门》、《蔚村解说》、《社学事宜》、《开江筑图书》、《菊窗随笔》、《荒政全书》、《周易传义参》、《讲学全规》、《求道录》、

  • 翼城县志

    ①二十八卷。清李居颐纂修。李居颐字养吉,号金鋐,云南河阳县人。出身举人,雍正十三年(1735)任翼城县知县。尝葺文庙,建奎阁,通泮池。勤民敏识,留意学校。按翼城之名,起于隋开皇初年,唐改为浍州,宋后更

  • 清华斋赵帖

    十二卷。清姚士斌及其孙姚学经集刻。其中姚士斌刻前八卷,姚学经续刻后四卷。姚士斌、姚学经,生平见《白云居米帖》。清乾隆庚戌(1790)钱大昕在《序》中,记述了该帖的完成经过,并给予较高评价。姚士斌曾收集

  • 北堂书钞

    一百六十卷。隋末唐初虞世南(558-638)撰。虞世南,字伯施。越州余姚(今浙江省余姚县)人。在隋为秘书郎,文章婉缛,与其兄虞世基皆有名,时人以比“二陆”(陆机、陆云)。入唐,为秦王府参军,记室。太宗

  • 唐诗品汇

    九十卷,拾遗十卷。明高棅(1350-1423)编。高棅福建长乐(今福建东南)人。一名廷礼,字彦秋,号漫士。永乐间,征为翰林待诏,开典籍。棅工诗,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啸台集》、《木天清气集》。此集共

  • 女直考

    ①一卷。附《朵颜三卫考》一卷。原题天都山臣撰、武林翁业阅。真实姓名不详。《女直考》一书专门记载建州女真的祖先猛哥帖木儿的一些遗事,对建州女真早期的发展、猛哥帖木儿与明朝的关系、明朝边臣对猛哥帖木儿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