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晁采馆清课

晁采馆清课

二卷。明费元禄(生卒年不详)撰。费元禄字学卿,一字无学,铅山(今山西省铝山县东南)人。元禄有文采,工诗文,作诗落笔数千言。尤爱慕贤士,寄兴山林。疏于人事应酬,对于衣履容仅不甚修饰,惟喜读书静坐。铅山之河口有五个湖,其中之一为官湖,即晁采湖。费元禄在晁采湖上构筑一馆,名为“晁采馆”,读书于其中。此书书名便由此而得。此书均为记述晁采馆中之景物以及游赏闲适之事。书首有吴中行序和吴文法序。吴中行序中说“学卿费君机神玄朗,风韵清疏,服仁义之圃,游竹素之园,大业足经国不朽。其于声华势利一切嗜好泊如也。居恒箕踞晁采,几一琴,香一鼎,竹炉茶灶一具,昧爽栉梳,辄诵义文易象,虞夏周书,公旦典礼。览仲尼之《春秋》,左国两司马诸史。倦则消遥双树侧,弁而哦。兴发则从二三泛舟五湖……敬谢寒暄世务之客,不近人情,而慷慨自赏,傍若无人。……《清课》体公识远,庶几近焉。”吴文法序中称“余读费君学卿《清课》,语语烟霞,皆以实境道实语。”此书分为上、下二卷,以晁采馆为中心,记述周围山川湖泊之自然景观,间或评论古今,引发议论。书中亦涉及一些自然景观的变迁以及地理沿革、风土人情等。此书有明刻本及《宝颜堂秘笈》本等。民国二十五年(1936)商务印书馆据《宝颜堂秘笈》本排印《丛书集成初编》单行本。另有《晁采清课》一卷,收入《说郛续卷二十七》、《五朝小说·皇明百家小说》以及《五朝小说大观·皇明百家小说》之中。

猜你喜欢

  • 三河县志

    十六卷,首一卷。清陈昶修,王大信等纂。陈昶,浙江人,出身举人,乾隆二十一年(1756)任三河知县。王大信,江南人。三河县志创修于明代,后散佚,乾隆二十一年陈昶继任知县后,着手史料的搜集考订,二十四年(

  • 程朱阙里志

    八卷。明赵滂编。赵滂,歙县(今属安徽)人,生卒及仕履不详。该书主要记载宋代学者程颢、程熙兄弟和朱熹的情况。之所以合为一编,是因为朱熹是徽州婺源(别称新安)人,而二程之墓也在此地。书中分为七门,按门记载

  • 读升庵集

    二十卷。明李贽(详见《九正易因》条)编。此书收集杨慎诸书,分类编次。其中凡采录诗文三卷,节录十七卷,共二十卷。其去取毫无义例,况且李贽为狂纵之禅徒,杨慎则为博洽之文士,两人道自不相同,也未必为之编辑。

  • 玉笥集

    ① 九卷。元邓雅(1328-?)撰。邓雅,字伯言。籍贯未详。曾与梁寅游。此集即寅所勘定。诸家书目未见著录,唯此抄帙流传。卷首有梁寅序及答书一首,又何淑、丁节,戴正心序各一首,谢观题词八首,皆极相推挹。

  • 课易存商

    一卷。清周镐撰。镐字怀西,号犊山,金匮(今江苏无锡)人,乾隆举人,官至漳州知府。生平勤问学,至老不衰。著有《犊山类稿》,《课易存商》即其中之一。此书不章解句释,每卦只一、二条,皆先问后答。全书皆阐义理

  • 四书广注

    三十六卷。清张谦宜撰。张谦宜字斋,山东胶州(今山东胶县)人。是书以《四书章句集注》为主,以《四书或问》为次,以《朱子语类》为再次,加上《朱子文集》。《大学》开首又有纲领,题曰广注。凡朱子所说涉及到四书

  • 增城县志

    二十卷首一卷,清管一清修,汤亿纂。管一清,字配宁,号穆轩,江南江都(今江苏扬州市)人。进士,翰林院庶吉士,乾隆十六年(1751)知县。邑旧有志,已不可考。明正统年间李玉修县志后,至康熙二十五年(168

  • 论语义府

    二十卷。明王肎堂撰。王堂事详《尚书要旨》条。此书不例经文,只标章目,历引宋、元、明诸家讲义解说《论语》,于唐以前旧说也偶有采录。此书虽旨在尊朱熹之说,却颇近禅理。

  • 倪城风雅

    二卷。清劳(约1692年前后在世)编。劳字贞著,阳信(今属山东)人,生卒年不详,年五十四才学诗。著有《半庵诗稿》、《倪城风雅》。此集共二卷,所录均为阳信一县之诗。上卷自明代嘉靖以后,所录刘世伟等十人;

  • 国朝画家书

    四卷。清蔡载福辑。蔡辑福,生卒年不详。字鹿宾,一作字寅伯,号鹿宾。浙江石门(今浙江崇德)人。蔡载福性喜书画,收藏有一百多位清代画家的书迹,张叔未为之审定题识,并与蔡载福之侄蔡少锋等于道光二十年(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