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春秋穀梁经传解释残本

春秋穀梁经传解释残本

一卷。不著撰人。该残卷系敦煌卷子本,起于僖公八年“禘于太庙用致用夫人”注义,至僖公十五年传末注文,共一百六十八行,末题“《春秋穀梁经传解释僖公上第五”,不见著名姓名。考范宁《春秋穀梁传集解序》说:“释《穀梁》者虽近十家,皆肤浅末学,不经师匠。”从唐以前载籍中可考汉魏以来《穀梁传》旧注有段肃、唐固、糜信、徐邈、孔衍、郭琦、张靖、徐乾、程阐、聂熊、薄叔元、孔晁、郑嗣、江熙、刘兆(刘瑶)、胡讷之等十多家,但与此卷称名不合,而且这些都已亡佚。《南齐书·陆澄传》说晋泰元(东晋孝武帝年号)时立《穀梁传》博士,用糜信注,至齐犹然。可知两晋六朝以来,糜信注与范宁注并重于世。唐人杨士勋撰《春秋穀梁疏》,对范宁《春秋穀梁传集解》较简略之处,往往以糜信注进行补充。知糜信注在唐初还存于世,自杨士勋疏出,专尊范宁注,糜信注才逐渐散佚。此卷中注与其他典籍所引糜信注文有很多都相合,学者疑此卷即糜信注的一部分。糜信,字南山,三国时东海(今山东郯城)人,官乐平太守,《三国志》无传。该卷子本为唐写本,清末于敦煌出土,经文、传文可据以校今本之误。清末学者罗振玉将它影印,收入《鸣沙石室佚书》(初编)。

猜你喜欢

  • 帝皇龟鉴

    三十四卷。宋王钦若(962——1025)撰。王钦若字定国,临江军新喻(今江西新余)人。淳化进士。历任参知政事、判天雄军、判尚书都省、枢密使、同平章事、判杭州等,曾领修《册府元龟》。此书,宋以来史志书目

  • 海国图志

    一百卷。清魏源(1794-1857)撰。魏源原名远达,字默深,湖南邵阳人。道光二十四年(1844)进士。曾任内阁中书,从武进刘逢禄学《公羊》,通今文家说。道光二十一年入两江总督裕谦幕,参加浙东抗英斗争

  • 青城县志

    十二卷。清方凤修,戴文炽、周瑊纂。方凤字朝鸣,湖南巴陵人,举人出身,乾隆十二年(1747)任青城县知县。周瑊,莱阳人,举人出身。青城县志,旧志未知创于何时,明神宗年间毁于火,再修于万历三十年(1602

  • 苏盦文录

    二卷。《骈文录》五卷。《诗录》十八卷。《词录》一卷。清杨葆光(1830-?)撰。杨葆光字古醖,号苏盦,又号红豆词人。作者生平事迹不详,有《天台游记》。词人于光绪八年(1882)夏命小胥裒集,将咸丰十年

  • 易参

    五卷。明钱彭曾撰。彭曾号觉龛,钱塘(今浙江杭州市)人。此书用注疏本,没有载经文,只标明每节题目。首为图说,方圆黑白均是易外枝节,但从宋代以来,犹有所受。又旁及历法、推步、奇门、九宫、干支、纳音,虽不得

  • 唐三藏西游释厄传

    见《西游释厄传》。

  • 通鉴外纪

    十卷。目录五卷。宋刘恕(1032-1078)撰。怒字道原,筠州高安(今属江西)人。皇祐进士,官至著作郎。治平年间参与编修《资治通鉴》。著有《十国纪年》、《通鉴外纪》、《疑年谱》、《年略谱》。因司马光修

  • 教稼书

    见《区种图说》。

  • 朝鲜三种

    四卷。清周家禄(生卒年不详)撰。周家禄字彦升,光绪年间诸生。光绪八年(1882),清属国朝鲜发生兵变,清政府派吴长庆率兵入治,周家禄亦随军至朝鲜。归国后撰写刊行《朝鲜三种》,收有《朝鲜世表》一卷、《朝

  • 茶经

    三卷。唐陆羽(733-804)撰。陆羽,字鸿渐,一名疾,字季疵,自称桑苧翁,号东冈子,又号竟陵子,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县)人。上元初年隐居苕溪,诏拜太子文学,徙太常寺太祝,皆不就职。闭门著书,不时独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