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生要语
一卷。旧本题明息斋居士(其人不详)撰。此书所载,多为调摄养生之方,都是引于古旧书之文,无所论断。《四库提要》据编修程晋芳家藏本,著录于道家类存目。现存《学海类编》本。
一卷。旧本题明息斋居士(其人不详)撰。此书所载,多为调摄养生之方,都是引于古旧书之文,无所论断。《四库提要》据编修程晋芳家藏本,著录于道家类存目。现存《学海类编》本。
三卷。清江承之(1783-1800)撰。承之字容甫,安徽歙(今歙县)人。十四岁从张惠言学读,后治经,学郑氏《礼记》及郑氏他书,并及先汉诸儒之说。年仅十八,因病而卒。所著有《周易爻义》《虞氏易变表》、《
二十卷。清李祖惠撰。祖惠本姓沈,字屺望,嘉兴(今浙江嘉兴)人,生卒年不详。乾隆十七年(1752)进士,官至高安县知县。此书旨在推求朱子《四书章句集注》之奥义。
一卷。清许宗衡(1811-1869)撰。许宗衡字海秋,江苏上元(今江苏南京市)人。咸丰进士,官至起居注主事。著有《玉井山馆文略》。《玉井山馆笔记》是一部杂考之作,撰述内容有诗文、古乐、医术、茶饮等杂事
十一卷。明穆希文(生卒年不详)撰。穆希文著有《说原》。本书专记鸟兽事实,所以名曰“蟫”,然而,蟫乃蠹鱼之别目,并非虫之总名。制名即有些不妥。全书分为羽虫、毛虫、鳞虫、甲虫、诸虫五类。
二卷。清张鹏翮(1649-1725)撰。张鹏翮字运青,号宽宇,又号信阳子,四川遂宁人,祖籍湖北麻城。1670年中进士,1680年授苏州知府,1688年清廷派以索额图为首的使团前往色楞格与俄国使团商谈边
一卷。北宋司马光(详见《资治通鉴》)撰。该书为司马光修《通鉴》时所定凡例。孝宗乾道二年(1166),光遗稿已散乱,仅存的一部分,脱略亦十分严重,于是光曾孙司马伋将其掇取分类,为三十六例,付之于梓。原文
十五卷。清王又朴(详见《大学原本说略》)撰。卷首有自序。根据七篇的次序,一篇分上下卷,共十四卷。末有附录卷。经文旁边,画圈点,注评语。扼要处,则圈围其字以分别。经文之后,依自己的见解,标义法,作顺说,
无卷数。明程玉润撰。玉润字铉吉,江苏常熟人,万历四十一年(1613)进士,历官易州知州、大理评事,为程颐后裔。《经义考》载程玉润《周易演旨》六十五卷,却不载《易窥》。《易窥》由浙江汪启淑家进呈,仅有十
三卷。清沈彤(1688-1745)撰。沈彤字冠云,号果堂,江苏吴江人。师从何焯。乾隆初,试博学鸿词科不遇,被邀修纂《三礼》,《大清一统志》,书成仪叙九品官,不仕归故里。学问根底深厚,通贯群经,尤精《三
十三卷。清彭维新撰。彭维新,字石原,号余山,湖南茶陵人。生卒年未详。康熙四十五年(1706)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官至协办大学士兵部尚书,因事免。茶陵自明李东阳以文章相业蔚为一代主盟,数百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