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弹指词

弹指词

二卷。清顾贞观(1637-1714)撰。顾贞观字华峰,一字远平,号梁汾,江苏无锡人。康熙五年(1666)举人,官内阁中书。十五年(1676)设馆教授于宰相纳兰明珠家,与其子纳兰性德友善。后还乡,构筑“积书岩”,以读书终志。顾贞观词的成就很高,与陈维崧、朱彝尊并称“词家三绝”。其词寄悄深切,不落前人窠臼,别开生面,纯用白描手法,不假雕琢。最擅长的是小令,他的小令婉约清新,别有情韵。其诗多为写景抒情或与人赠答酬唱之作,诗风清丽。晚年诗风则趋于古朴淡远,表现出诗人晚年不同的美学追求。著有《积书岩集》等。本书收录词二百四十三阕。顾词迫近苏、辛,出入南北两宋,而兼有众长,与同时的纳兰性德齐名。陈廷焯评他的词“全以情胜,是高人一着处。至其用笔,亦甚圆朗,然不悟沉郁之妙,终非上乘”(《白雨斋词话》卷三)。其工力未深,时见草率。如〔传言玉女〕云:“第三条忽复会。”〔菩萨蛮〕第七首云:“来去莫教催,催教莫去来。”〔戚氏〕云:“昔会断送两婵娟。”〔金缕曲〕第五首云:“吐握惯积劳难免,往钦哉咨汝夔龙典。”第六首云:“纷纷阔扁。”凡此之类,殊难尽举。又如〔定西番〕上半阕无谱,尤为可异。贞观但知发挥情性,不愿斟酌于声律字句间。然其佳者,如〔眼儿媚〕云:“个中须解,寒应胜暖,春不如秋。”委婉有情致。〔采桑子〕云:“不是无情,怕是情多转误卿。”虽是常言,亦可见其天真处。至如寄吴汉槎〔金缕曲〕二阕,虽非词之正派,然金石肝胆,长歌当哭,亦古今少见之作。词名闻名于朝鲜,影响较大。有雍正二年(1724)刻本、乾隆十八年(1753)刊本、光绪十九年(1893)刻本(作三卷,另有补遗一卷)、《四部备要》本。

猜你喜欢

  • 郑东文遗书

    六卷。清郑杲(1852-1900)著。郑呆字东甫,一作东文。直隶迁安(今属河北省)人。光绪进士,授刑部主事,后迁员外郎。曾主讲泺源书院。于学以读经为主,旁及朝章国故,深研《春秋》,此书凡六卷,分为《春

  • 诗纬搜遗

    不分卷。廖平撰。廖平事迹见前条。《诗纬搜遗》乃廖氏诗说之一。廖氏治经,师从今文家说,于诗则主张“齐诗”。其学多变,自光绪三十二年丙午(1906)之后,为学多囿于“天人之说”,因此而治《诗纬》。《诗纬搜

  • 武林掌故丛编

    二十六集,一百八十六种,六百二十二卷。清丁丙(1832-1899)编。丁丙字嘉鱼,别字松生,晚号松存,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江浙藏书家,所编丛书还有《武林往哲遗著》,其自著亦颇丰,有《善本书室藏书志》

  • 友柏堂遗诗选

    二卷。清冯协一(约1681年前后在世)撰。冯协一字躬暨,山东益都人,生卒年均不详。大学士冯溥第三子,以溥荫官至台湾府知府。协一工诗,死后其子冯厚检收遗稿,求正于姻亲赵执信,赵执信托眼睛有病,命门人常熟

  • 潞州志

    十二卷。明马暾纂修。马暾字廷震,出身进士,明弘治间任潞州知州。弘治初年,马暾莅位,乃以修志为己任,历数月,志成。《潞州志》明弘治八年(1495)刻本。全书十二卷,分为:卷一建置沿革、郡名志、分野志、疆

  • 紫阳真人悟真直指详说三乘秘要

    见《悟真篇注疏》附。

  • 黄梨洲遗书

    八种,四十三卷。明末清初黄宗羲(详见《易学象数论》)撰。亦为独撰类丛书,然而较《梨洲遗著汇刊》收书为少。收有《南雷文定》前集十一卷后集四卷三集三卷附录一卷、《南雷诗历》四卷、《南雷文案》四卷外一卷、《

  • 日讲四书讲义

    二十六卷。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即康熙帝)撰。玄烨(1654-1722)乃世祖(顺治帝福临)第三子,1661-1722年在位。八岁即位,年号康熙。在位期间,平三藩之乱、攻灭台湾郑氏政权、签订《中俄尼布

  • 益都县志

    十四卷,首一卷。清陈食花修,钟谔等纂。陈食花,圭海人,贡士出身,康熙十一年(1672)任益都知县。钟谔,邑人。时正值全国郡邑普修地方志,以备《一统志》采择。按《益都县志》,创修于明洪武、天顺间,再修于

  • 乌衣香牒

    四卷。春驹小谱二卷。清陈邦彦撰。陈邦彦,字世南,号春晖,自号匏庐,海宁(浙江海宁县)人,生卒年不详。康熙癸未(1703)年间进士,官至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精书法,工小楷。著作有《乌衣香牒》、《春驹小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