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尊水园集略

尊水园集略

十二卷。清卢世(1588-1653)撰。卢世字德水,别号紫房,山东德州人。明天启五年(1625)进士。授户部主事。补礼部,旋改御史,巡视漕运。入清,即家拜御史,征诣京师,托病辞官,卜居平原,自号南村病叟。平生雅爱杜甫诗歌,曾撰《读杜私言》,其诗即深受杜诗影响。邓之诚说他的诗“悲感凄怆,无一字非杜也”(《清诗纪事初编》卷六)。著有《尊水园集略》十二卷。此集一至四卷为古今体诗,五至十二卷为文。诗则清迥绝伦,效法杜甫。文则义理根梁,颇具儒者之言。与钱谦益齐名。王士祯《渔洋精华录》论诗绝句:“杜家笺注太纷拿,虞赵诸贤尽守株,若为南华求向郭,前惟山谷后钱卢。”即指钱谦益与卢世而言。《牧斋初学集》、《读杜小笺略》说:德州卢户部德水,刻杜诗胥钞寄余,俾为其叙。德水北方之学者,奋起而昌杜氏之业。使三千年后,涣然复古人之总萃,细绎复笥,漫录若干。题曰读杜诗寄卢小笺,明其因德水而兴起也。然则谦益之注杜诗,固世为之嚆矢。而其于世,亦甚推重之,无间言。”钮剩《觚剩》称“其营杜亭,设子美像。自称杜亭亭长,著杜诗胥钞。是诸家皆称其用力于杜诗者深,宜其全集学杜者十之八九。卢见曾山左诗钞,不录其诗。殆以其为明之遗民。案谦益以入仕清朝,进退失据,为士林所讥。世则于立身大节,明白周正。虽其著远不及谦益之多,名亦不及谦益之播于人口,然以品节论,固高于谦益之上。”有顺治十七年(1660)刻本。

猜你喜欢

  • 谈资

    三卷。明秦鸣雷(生卒年不详)撰。秦鸣雷,字子豫,临海(今浙江省临海县)人,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进士第一,官至南京吏部尚书。此书采录古事,即不分门类,也不编次时代,不注出典,庞杂参错,莫喻其去取

  • 春王正月考

    二卷。张以宁(1301-1370)撰。张以宁字志道,古田(今属福建)人,元末著名经学家。泰定年间进士,官至翰林侍读学士。以博学强记擅名于时,人呼“小张学士”。明灭元,复授侍读学士。史称元故官来京者,危

  • 庭训格言

    一卷。清爱新觉罗·胤祯(见《御纂孝经集注》)撰。该书为胤祯追述清圣祖之语亲录编成。凡246则,皆为《清实录》和《圣谕广训》所未载者。系宫闱问视之暇,圣祖对胤祯谕示教训之语。该书有津河广仁堂刻本、《四库

  • 释虫小记

    一卷。清程瑶田撰。程氏生平见“果蠃转语记”。是书专释虫名,包括三篇文章,详述其形状、特性,探究命名所以然之意;并折衷前人之说,辨正讹误;兼及追溯今世方俗语之所本。所释颇多目验。论者谓是书辨螟蛉、果蠃非

  • 知非斋易注

    三卷。清陈懋侯撰。作者著《周易明报》后,考虑到书中经注过简,人或不解其意。又恐读者误认为“明报”为佛家因果之说,故再著此书加以详细说明。其体例一仍《周易明报》,于各卦爻之下仍逐句注“得”、“失”字,但

  • 启祯野乘初集

    十六卷。二集八卷。清邹漪撰。该书初稿成于崇祯十五年(1642),刻于甲申年(1644),二集刻于康熙十八年(1679)。此书汇集诸家传记志表,专记天启崇祯两朝人物,以存明季掌故。分品节、行谊、经济、文

  • 王菉友九种

    四十二卷。清王筠(详见《说文系传校录》)撰。九种有《禹贡正字》一卷、《毛诗重言》一卷、《夏小正正义》一卷、《四书说略》四卷、《说文系传校录》三十卷、《毛诗双声叠韵说》一卷、《教童子法》一卷、《菉友蛾术

  • 锦里新编

    十六卷。清张邦伸(详见《庆诞记》)撰。该书原名《锦里新闻》,因与段成式书同名,遂改定今名。锦里即成都别名。此书记蜀中人物,至清初为断凡《明史》有载或系明朝科第者,概不收录。卷首有邦伸自序及凡例。分名宦

  • 说文新附考

    六卷。清郑珍(1806-1864)撰。郑珍字子尹,晚年号紫翁,又号巢经巢主,祖籍吉水(今属江西),贵州遵义人。道光十七年(1837)举人,官荔波县训导,后诏赴江苏以知县补用,未行而卒。工诗,为晚清宋诗

  • 摸鱼子

    高爱山隐居爱吾庐、傍湖千顷,苍茫一片清润。睛岚暖翠融融处,花影倒窥天镜。沙浦迥。看野火涵波,隔柳横孤舴艇。眠鸥未醒。甚占有得莼乡,都无人见,斜照起春暝。还重省。岂料山中秦晋,桃源今度难认。林间即是长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