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孝经集注

孝经集注

① 一卷。清陆遇霖编纂。陆遇霖,江苏丹徒(今江苏丹徒)人。曾为归德郡丞。是书开头有陆遇霖自序及凡例,后有门人张伯行跋。首载孔子、曾子论孝及历代表章,大旨认为《孝经大全》、《孝经笺注》、《孝经易知》等书,或苦浩繁,或病俚俗,因就删取精粹,以成此书。该书多痛切之论,如对《庶人》章“内谨身节用”一句,向来注本皆作一般性讲述,不知“谨”字即“敬”字变文,但比“敬”字更加切实缜密。陆氏认为,“一身是父母遗体,父母爱子之身,比自己尤加护惜。显亲扬名者此身,辱身败名者亦此身,谨与不谨故也。”该书版本为康熙三十三年(1694)刊本。②一卷。清潘任(详见《郑注孝经考证》)编辑。是书首有自序,称“经宜就唐之前本十八章为定,注宜以郑氏为定”。故是书以郑注为主,兼采陆德明《经典释文》、邢昺《孝经义疏》所载古义以及马国翰玉函山房所辑佚注。从魏文侯传开始收录,至唐代为止。宋元以下不录。经文下,首列郑注,圈外则列古注。古注不标明出处。严可均辑郑注于释文所载缺文处,一仍其旧,下注校语,潘任也照样援引,只对其不详尽处以及字不成句者,一概删去。所辑释文,引其义而不采用其音。该书文重简约,义取赅备。该书版本为光绪三十三年(1907)铅印本。

猜你喜欢

  • 道德真经集解

    四卷。宋赵秉文(约1159-1228)撰。赵秉文,滏阳(今属河北磁县)人,兴定元年(1217)授侍读学士。后晋礼部尚书仍兼侍读学士。撰有《道德真经集解》。赵秉文认为道与德相须而不相离,因此不将《老子》

  • 述异记

    ①南朝齐祖冲之(429-500)撰。祖冲之字文远,范阳蓟县(今北京大兴县)人,南朝著名的科学家,以精确计算圆周率,造《大明历》,发明指南针而名闻中外,并擅文章,长著述,注释过《周易》、《老子》、《庄子

  • 六咨言集

    见《咨言》。

  • 郁离子

    二卷。明刘基(1311-1375)撰。刘基,字伯温,青田(今属浙江省)人。元末进士,曾任江西高安县县丞、江浙儒学副提举,不久便弃官归乡隐居。后出任江浙行省都事,因反对“招抚”方国珍而被革职。于是刘基回

  • 圣皇篇

    一卷。汉蔡邕(132-192)撰。蔡邕字伯喈,陈留圉(今河南杞县南)人。东汉文学家、书法家。通经史、音律、天文,工篆、隶,著有《蔡中郎集》,已佚。《后汉书·蔡邕传》谓其各类著作“凡百四篇行于世”,其中

  • 武城县志

    ①四卷。清房万达修,王维明纂。房万达,字君如,辽阳人。贡士。顺治五年(1648)任武城县知县。武城,故鲁地。按县志创修于明隆庆县令金守谅。其刻版毁于战乱,书亦罕见。房万达任县令后,偶获金志残本。其几经

  • 颍上县志

    ①十四卷。清翟乃慎修,马履云、徐必达纂。翟乃慎,字敕庵,顺天府宛平县(今北京市丰台区)人,拔贡生,清顺治十二年来任颍上知县。马履云,邑人,官乾州知州。徐必达,官候选知县。颍上旧志,修于明万历三十九年,

  • 鲁礼祫禘义

    ①一卷。清黄奭辑。此本春秋庄公以其三十二年节,前半剪截太甚,春秋二字当衍;儒家之说节,与袁钧所辑《鲁礼禘祫义》同;有其尸后稷庙中至绎祭则同一日,视袁本为备;误以《魏书·礼志》引《郑志》昭公十一年至祫于

  • 说文古籀疏证

    六卷。清庄述祖(1750-1816)撰。述祖字葆琛,武进(今属江苏)人。乾隆四十五年(1780)进士,官知县。以事亲辞官,居家治小学、经学,主要著作有《说文转注》,《说文谐声》、《夏小正经传考释》、《

  • 豫章诗话

    六卷。明郭子章(详见《衣生易解》)撰。是书专记豫章(江西南昌)一地的诗坛情况。所录历代诗人,皆与豫章有关,或为豫章之人,或曾在豫章任职,或曾到豫章游历,颇有地域特色。书中内容辑自他人著作,采自郡县志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