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卷数。清朱宗洛撰。朱宗洛字绍川,无锡(今属江苏)人,乾隆二十五年(1760)进士。官任天镇县知县。此编凡例说用的是费直本,但其书每卦画六爻于前,而将初九、九二等字写在爻画之中。右列爻辞,左列小象,而
二卷。明周弘祖(生卒年不详)撰。弘祖字少鲁,湖广麻城(今属湖北》人。嘉靖三十八年(1559)进士,除吉安推官。征授御史,出督屯田、马政。隆庆初,司礼中贵及藩邸近侍荫锦衣卫指挥以下至二十余人,弘祖引祖制
二十卷。宋任广(生卒年不详)撰。任广字德俭,浚仪(今河南开封)人。《文献通考》写作任广浚,可能是把人名与地名混写在一起了。《书叙指南》,初刻于宋靖康年间,之后,版即被毁。有俞氏者,携旧本南渡。其后,辗
二十二卷。近人王树楠(1858-1935)撰。树楠字晋卿,河北新城人。光绪十二年(1886)进士。曾任新疆布政使,国史编纂处总纂。作者以前人解诗多以字词名物的训诂为根本,而训释字词又多以《尔雅》为依据
一卷。孝经后录一卷。孝经或问一卷。孝经余论一卷。清张叙撰。张叙字凤冈,江苏太仓(今江苏常熟)人。是书首有宋寿屏序及张叙自序。经文遵注疏本,刊去标目画为十三章。共分为四支,第一支即首章,为全书体要;第二
十卷。附《词》三卷。清俞樾(1821-1907)撰。俞樾字荫甫,号绚岩,晚号曲园居士,浙江德清人。道光年间进士,累官翰林院编修,督河南学政。后主杭州诂经精舍讲席三十余年。俞樾工篆书、隶书,通经书,著有
五卷。汉郑玄注,清孔广林辑。孔颖达《尚书正义》引《书纬》云:“孔子得黄帝玄孙帝魁之书,迄秦穆公,凡三千二百四十篇,定可以为法者,百二十篇。以百二篇为《尚书》,十八篇为《中候》。”刘向《七录》载有《中候
三十卷。明陶宗仪(详见《国风尊经》)撰。又称《南村辍耕录》。作者隐居时,常亲自耕作,休息时于树下摘取树叶作笔记,写好贮藏盆中,十年而成此书,故名《辍耕录》。此书内容较庞杂,凡元代社会典章制度、掌故文物
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清顾人骥修,沈成国纂。宋宁宗嘉泰二年知县黄葵首修县志。宋理宗开庆改元知县钟绍安再修。明成化二年知县萧宏、弘治六年知县徐绶、万历七年知县杨万春先后三修。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
六卷。明薛寀编纂。薛寀生平事迹不详。是书依经次第,不分门类,《大学》一卷,《中庸》一卷,《论语》二卷,《孟子》二卷。所考以礼制为详,只引经典,不加考核。至如江海山水等类,引不胜引。又如“妖孽”引《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