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卷。《补遗》一卷。《续补遗》一卷。明王彝(?-1375)撰。王彝,字常宗,其祖为蜀人,本姓陈氏。父为江苏昆山教授,遂迁嘉定(今属上海)。洪武初,以布衣召修《元史》,书成赐金币遣还。寻选入翰林,以母老
一卷。清王廷植(生卒年未详)撰。“还旧”意为圣人之旧,即从旧本,但是书也不尽从旧解。以为《大学》指古圣人之学,《大学》之道,即圣人之道,纲领圣人之学,条目学圣人之学;纲领在止善,条目在格物。“大学之道
① 三卷。南朝梁钟嵘(468?-518)撰。钟嵘字仲伟,颖川长社(今属河南长葛)人。颖川长社钟氏为世族,钟嵘的七世祖钟雅官尚书右丞、御史中丞,父亲钟蹈为齐中军参军。钟嵘在齐永明三年(485)与兄钟岏同
十二卷。清张晋礼编辑。张晋礼,生卒年不详。此书编者共收集六位女作者之作品,其中:王采苹(?-1893),字涧香,江苏太仓人。其父为王曦,无锡举人程培元之妻。清代诗人。自幼与其妹王采蘩、王采藻受书于姨母
十卷。旧题明朱鹤龄(1606-1683)编。朱鹤龄字长孺,江苏吴江(今江苏苏州市南部)人。明诸生。朱鹤龄聪敏好学,初专力词赋,曾笺注杜甫、李商隐诗,故所作颇出入二家。入清,居家著述,晨夕不辍,行不识途
未分卷。孔尚任撰。孔尚任(1648-1718年),字聘之,又字季重,号东塘,别号岸塘,自署云亭山人,山东曲阜人。康熙六年(1667年)秀才,以捐纳为国子监生。二十三年授国子监博士,历官户部主事、员外郎
六卷。清杨绳武撰。杨绳武,字文叔,长洲(今属江苏)人。生卒年均不详。康熙五十四年(1715)进士,官翰林院编修。有《古柏轩集》、《文章鼻祖》等。本书共六卷,所录六代以前诗文十四篇,各为评注。一《尧典》
十二卷。元吴澄撰。吴澄所著《易纂言》义例,散见于各卦,不相统贯。卷首所陈卦画,亦粗具梗概,未及详言,于是复撰《外翼》。自明以来,《易纂言》有传本,而此书则流传渐稀,《元史》本传失载。朱氏《经义考》云:
二十四卷。清罗士琳(1789-1853)撰。罗士琳字次璆,号茗香,江苏甘泉(今扬州)人。曾游京师,考取天文生,初从其舅秦恩复习八股,后专攻历算,甚通中算诸书,“博闻强识,兼综百家,于古今法算尤具神解。
一卷。泰西华约翰撰(生卒年不详)撰。华约翰国籍、生平未详,仅知曾传教于芜湖。《虫学论略》为西方传入我国第一部昆虫学方面专著。全书共一卷,论述了十六类昆虫:膜膀、麟膀、蛉蝇、吸蚤、蚧膀、毛膀、蝎蝇、筋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