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历史百科>历史事件>威海卫之役

威海卫之役

中日甲午战争中的重大战役之一。黄海海战之后,李鸿章采取保船避战方针,令北洋舰队集结在威海卫(今威海市)困守。威海卫位于烟台、成山之间,与旅顺遥遥相对,拱卫着渤海门户,是北洋海军的基地之一。日军采取抄后锁前的战术来攻取该地。1895年1月20日(光绪二十年十二月二十五日)由二十五艘兵舰运送的日军二万多人,开始在荣城湾登陆,时北洋舰队尚有大小兵舰十五艘,***艇十余只,但匿而不出抵抗。日军陷荣城(今旧荣城)后,分两路包抄威海卫后路。22日(二十七日)清军营官孙万林率部于桥头集附近抗敌,多次击退从陆路进犯的日军,终因兵单无援而败。30日(光绪二十一年正月五日)日军进攻威海卫南帮炮台,部分守台官兵奋起抵抗,伤亡惨重,炮台遂陷。2月2日(正月八日)北帮炮台又失,威海卫陷落。日本海军则封锁了威海卫港口,北洋舰队完全陷入被围攻的困境。在十分被动的形势下,爱国官兵进行反攻,击沉敌舰两艘和***艇五艘。北洋舰队则先后有“定远”、“来远”、“威远”、“靖远”等舰被击沉,***艇突围不果,全部被日军掳获,人员伤亡惨重。北洋舰队中的外籍军官英人马格禄和美人浩威勾结威海营务处提调道员牛昶炳,胁迫统帅舰队的海军提督丁汝昌投降,丁宁死不从,于2月12日(正月十八日)服毒自尽。当日,由牛昶炳与浩威托名丁汝昌降敌,14日(正月二十日)与日军签订降约。余舰十一艘被日军俘获。至此,北洋海军全军覆亡。

猜你喜欢

  • 长枪会起义

    咸丰末年鲁西南农民起义。1859年(咸丰九年)山东荷泽郭家糖坊秀才郭秉钧举办团练,名为“一心团”,也称“长枪会”。长枪会凭借武装控制了旧黄河口岸上的码头,为载运船只装卸粮盐,取得经费,逐步发展为一支拥

  • 曲阳之战

    五代时,后唐与契丹之间进行的一次重要战役。天成三年(公元928年),义武节度使王都据定州(今河北定州)叛乱,后唐遣归德节度使王晏球率兵进讨。契丹所属奚部酋长秃馁率万骑驰援定州,在曲阳(今河北定州西北)

  • 行中书省

    元代政区名,亦指该政区行政机构,简称行省或省。金时,尚书省臣去地方直接统领军政,称行尚书省事。蒙古进占中原,仿金制,委地方军阀或金朝降官以行省名号。灭金后,在燕京等地曾设行尚书省。忽必烈即位后,在中央

  • 平壤战役

    中日甲午战争中的战役之一。清军于1894年7月(光绪二十年六月)牙山战役后退守平壤。中日双方于8月1日(七月一日)同时宣战。在西太后支持下,李鸿章采取消极抵抗政策,命令清陆军可守则守,不可守则退。牙山

  • 大顺政权

    明末李自成农民军建立的政权。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正月,李自成改西安为长安,称西京,建国号“大顺”,建元永昌,铸永昌钱,造《甲申历》。中央增设大学士及六政府尚书等官职,封权将军、制将军皆为侯爵,

  • 铁路国有政策

    1910年5月23日 (宣统二年四月十五日)美、英、法、德四国银行团订立铁路协定,联合逼迫清政府向其借款修筑川汉、粤汉两铁路。次年,盛宣怀就任邮传部尚书后,向清廷提出把各省铁路收归国有、借款兴办的具体

  • 耶律留哥起兵

    金末契丹族人反金斗争。蒙古兴起后,金朝加紧对境内契丹人的防范与压迫,使契丹人与女真贵族之间的矛盾迅速激化。卫绍王崇庆元年(公元1212年),契丹人千户耶律留哥乘金朝调遣上京会宁府(今黑龙江阿城南白城子

  • 暂行管理津郡城厢内外地方事务都统衙门

    亦称天津都统衙门。为八国联军占领天津后设立的殖民统治机构。1900年7月14日(光绪二十六年六月十八日)八国联军侵占天津,7月30日(七月五日)由俄、英、日三国指定具有同等权利的三人组成“临时政府”。

  • 唐寓之起义

    南齐时三吴地区的农民起义。永明三年(公元485年)冬,富阳(今属浙江)人唐寓之,乘却籍户对肖齐统治的不满,聚集四百人在新城(治今浙江富阳西南)举行起义,获得广大农民支持。起义军先后攻下富阳和钱塘(治今

  • 夏朝

    朝代名。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后氏部落首领禹的儿子启建立。据《史记·夏本纪》言,禹去世前,仍按旧的禅让制以天下授益,但由于益的威望不高,各地诸侯仍属意于夏后氏家族,在禹去世以后,都背益朝启。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