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王昭君。晋人因避晋文帝司马昭之讳,改称明君,后人又称明妃。李白《于阗采花》:“明妃一朝西入胡,胡中美女多羞死。”
【介绍】:见楚儿。
盛夏身着皮衣。汉王充《论衡·书虚》:“传书言:延陵季子出游,见路有遗金。当夏五月,有披裘而薪者。季子呼薪者曰:‘取彼地金来!’薪者投镰于地,瞋目拂手而言曰:‘……吾当夏五月披裘而薪,岂取金者哉!’季子
相传南朝宋僧人邵硕有德行,亡故时只著一履,亡后又重现世间。事见南朝梁释慧皎《高僧传·邵硕》。后以“携履”指高僧之死。李端《青龙寺题故昙上人房》:“翻经徒有处,携履遂无归。”
犹掌珠。王宏《从军行》:“儿生三日掌上珠,燕颔猿肱秾李肤。”
【介绍】:字子炎,五代末至宋初人。为狄仁杰后裔。隐于南岳衡山,以林泉自适。与寥融等人友善。《全唐诗》存诗3首又4句。
即韩寿***。借称男女暗中偷情。欧阳炯《春光好》词之六:“虽似安仁掷果,未闻韩寿分香。”参见“韩寿”。
【生卒】:714~774【介绍】:凤翔郿县(今属陕西)人。俗姓李。开元间年二十岁时从军朔方,为信安王衙前游弈先锋官。天宝中于太原出家,师从无相大师,居南阳白崖山。后游历诸方,乾元间至成都,居净泉寺,后
山名。在今陕西省黄陵县西北。因沮水穿山而过,山形如桥,故称。相传黄帝葬于此地。《史记·五帝本纪》:“黄帝崩,葬桥山。”武元衡《德宗皇帝挽歌词三首》之三:“今来大明祖,辇驾桥山曲。”徐夤《追和贾浪仙古镜
【介绍】:广德元年至大历五年间(763—770)入浙东幕,与鲍防、严维等联唱,结集为《大历年浙东联唱集》。《全唐诗》存诗2首及联句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