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传统诗歌声病说八病之一。指上句的第一、二字分别与下句的第一、二字同声。如古诗:“今日良宴会,欢乐难具陈。”“今”、“欢”俱平声,“日”、“乐”俱入声,为平头。今人蒋绍愚认为平头主要是对上下句的第二字
即丁令威。传说中的仙人名。诗文中多用以咏仙道。钱珝《江行无题一百首》之六三:“黄鹤无心下,长应笑令威。”参见“丁令威”。
①放纵心意。杜甫《宿凿石浦》:“鄙夫亦放荡,草草频卒岁。”②犹浪迹,浪游。杜甫《壮游》:“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
晋人谢鲲放浪不羁,曾调戏邻家女子,被女子投梭打断牙齿,既归,傲然长啸曰:“犹不废我啸歌。”事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注引《江左名士传》。后以“谢鲲吟未废”为男子放荡、调戏妇女之典。韩偓《春闷偶
【介绍】:高适《答侯少府》诗句。二句写柳绿莺喧,滹沱河至渤海地区一片春色。语言优美,意境开阔。
【介绍】:李颀作。安万善,凉州胡人。觱篥,簧管古乐器。这首诗写觱篥,重在赏音,“世人解听不解赏”为全诗关键。安万善是凉州胡人,作者是他乡游子,时当除夕万家团圆之夜,真有“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①像这样。寒山《诗三百三首》之四一:“今日如许贫,总是前生作。”②这么多。李义府《咏乌》:“上林如许树,不借一枝栖。”
曲折环绕。齐己《灵松歌》:“盘擗枝干,与群木殊。世眼争知苍翠容,薜萝遮体深朦胧。”
传统诗歌声病说八病之一。指上联出句的末字与下一联出句的末字同声,似鹤膝两头细,中央粗,故称。如古诗:“陟野看阳春,登楼望初节;绿池始沾裳,弱兰未央结。”“春”、“裳”皆平声,为鹤膝。但近体诗奇句末一字
【介绍】:见元德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