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董卜朝胡宣慰司

董卜朝胡宣慰司

明代四川藏区土司名。永乐十三年(1415)六月(一说八年,1410)置。治所在今四川大、小金川境。永乐九年(1411),酋长南葛遣使入朝贡方物,并以答隆蒙、碉门二招讨常侵掠邻境,阻遏道路为由,请讨之,不许。建宣慰司后,命南葛为宣慰使,给银印,赐冠带、袭衣,为此,亲自赴京朝贡,请授职名。十六年(1418)九月,遣头目禳儿结等入贡,谢恩,且请佛像、藏经,悉赐之。宣德五年(1430)九月,南葛遣子奔卜喇嘛贾恩叭僧结等来朝,贡马及方物,并奏请休致,以长子领僧众,次子治民人。宣宗从其请,命其长子班丹也失为喇嘛,次子克罗俄监灿代为宣慰使。正统三年(1438),明廷赐克罗俄监灿诰命、冠带,正式就任宣慰使,命班丹也失为妙智通悟国师。七年(1442),克罗俄监灿派人入朝,求封王爵,英宗拒之,第升其为镇国将军都指挥同知,掌宣慰司使,给诰命。后又以其入贡勤诚,于景泰三年(1452)进秩都指挥使。不久,又派人馈四川巡抚李匡银翠、金珀,求御制大诰及周易、尚书、求毛诗、小学、方舆胜揽,成都记诸书。朝廷沿唐代吐蕃毛诗、春秋例,悉如其请。六年(1455),克罗俄监灿卒,子札巴坚灿藏卜袭职,遣使入贡,被命为都指挥同知。天顺元年(1457),奏请封王,赐金印。英宗不从,进秩都指挥使。成化六年(1470),札巴坚灿藏卜卒,子绰吾结言千袭职。弘治二年(1489,一说三年)九月,绰吾结言千之子日墨札思巴旺丹巴藏卜遣国师、禅师等入朝贡珊瑚树、盔甲、氆氇等,并言其父已卒,请求袭职,获准。九年(1496),日墨札思巴旺丹巴藏卜卒,子喃呆袭职。十六年(1503),遣国师入贡,赐袭职诰命。不久,喃呆卒,子容中短竹袭职,并于嘉靖七年(1528)入贡。其后,明廷转许其比年一贡。直至天启六年(1626),朝贡不绝。

猜你喜欢

  • 永陵

    ①金陵墓名。天会十四年(1136),熙宗追谥※完颜劾里钵为圣肃皇帝,庙号世祖。皇统四年(1144),号其陵墓曰永陵。原在上京(今黑龙江省阿城县白城子)附近,正隆元年(1156)十月,迁葬于大房山(今北

  • 刀贡蛮

    明代云南南甸傣族首领。百夫长刀贡孟之孙。建文三年(1401),祖卒,袭南甸百夫长。永乐五年(1407),入贡方物马匹,钦命升任腾冲千户所(治今云南腾冲县)千夫长兼试千户。请照湾甸州刀景发例,另立衙署,

  • 延清

    1846—1918清代蒙古族诗人。字子澄,号铁君,也称阁笔老人。蒙古镶白旗人,巴哩克氏。自幼习汉语,读诗书,聪慧过人。同治九年(1870),补丁卯科优贡。十二年(1873),中举人,继中进士。先后在工

  • 蒙古包

    蒙古等游牧民传统的住房。古称“穹庐”,又叫“毡帐”、“帐幕”、“毡包”等。蒙古语作“蒙古勒格”或“班布克格尔”。“蒙古包”之称源于满语,《黑龙江外记》:“穹庐,国语(即满语)曰‘蒙古博’,俗读‘博’为

  • 福因寺

    召庙名。位于阿拉善旗乌图巴格驻牧地。又称北大寺。与延福寺、广宗寺2大寺齐名,建筑规模宏伟,由济穆特活佛住持。有大喇嘛、二喇嘛、三喇嘛各1员,分管庙务、财政和经典。格思贵(僧官) 1人,管全寺喇嘛。盛时

  • 俺答谢表

    明代蒙古土默特部领主俺答汗等致明穆宗的表文。亦称《北狄顺义王俺答谢表》。隆庆四年(1570),※俺答汗孙※把汉那吉投明,促成双方议和,结束了明蒙之间200余年的战争状态。翌年,明廷同意俺答封王、通贡、

  • 塞蓝

    见“白水城”(599页)。

  • 刀干孟

    明代云南麓川傣族首领之一。洪武二十一年(1388),麓川首领思伦法于定边之役失败后,归顺明朝。他趁机举兵攻思伦法,陷宣慰司,继攻腾冲,迫伦法走昆明、南京陈诉。明太祖命西平侯沐春统云南、四川诸卫兵讨之。

  • 石抹仲温

    ?—1219金朝末期将领。本名老斡。契丹族。懿州胡土虎猛安人。早年为护卫十人长、太子仆正。迁同知武宁军节度使事、宿直将军、器物局使。以造马鞍亏缺,章宗宽赦其罪,改左卫将军,迁左副点检。明昌五年(119

  • 和朔奴

    辽代将领。又作奚和朔奴、奚王和朔奴。字筹宁。奚可汗后裔。辽景宗保宁(969—979)年间,为奚六部长。乾亨四年(982)九月,迁南面行军副部署。圣宗统和四年(986),率军南下抵御宋太宗北伐,在燕南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