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鼓节
苗族祭祖盛典。俗称“吃牯脏”。苗族认为祖先的灵魂居住在木鼓里,故以木雕男女像,象征始祖。木鼓用楠木制成,长2米,直径40公分左右。平日放在一个鲜为人知的石窟中。祭典每隔3至13年(或7、9等奇数)举行一次,以13年祭祀最为隆重。祭前选鼓头和制新鼓。13年祭典时,杀牛祭祖,最后将鼓(鼓内有祖先木雕像)送回石窟,约历时13—14日。整个祭祀活动皆由鼓头主持,另有副鼓头5—9人协助。由鼓头主持祈求祖先保佑人丁兴旺,子孙昌盛等一系列仪式。
苗族祭祖盛典。俗称“吃牯脏”。苗族认为祖先的灵魂居住在木鼓里,故以木雕男女像,象征始祖。木鼓用楠木制成,长2米,直径40公分左右。平日放在一个鲜为人知的石窟中。祭典每隔3至13年(或7、9等奇数)举行一次,以13年祭祀最为隆重。祭前选鼓头和制新鼓。13年祭典时,杀牛祭祖,最后将鼓(鼓内有祖先木雕像)送回石窟,约历时13—14日。整个祭祀活动皆由鼓头主持,另有副鼓头5—9人协助。由鼓头主持祈求祖先保佑人丁兴旺,子孙昌盛等一系列仪式。
辽代官名。契丹语音译。《辽史·国语解》谓:“官与敞史相近”。天会二年(939),多里曾任此官。
明代云南临安府钮兀哈尼族首领。明初,朝廷为鼓励农垦,对率众开辟荒山、扩大耕地面积的哈尼族首领授予土官职衔,世领其所开辟地区。与陀比等至京朝贡,因地远族众,请授职以统其众,获准。宣德八年(1433),置
?—1276元代乌思藏高僧。萨斯迦本钦。幼从藏传佛教萨迦教派第四祖萨班·公哥监藏班藏卜出家受戒,后,又随萨班从印度那烂陀寺末任座主释迦师利跋陀罗修习经典。元定宗元年(藏历火马年。1246),萨班应蒙古
傣语音译,意为“大万田级”。旧时云南西双版纳车里宣慰使根据下属官员社会地位高低和职务大小所划分的等级官田之一。详见“探朗召曼纳”(2039页)。
即“逻盛”(2062页)。
见“白水城”(599页)。
古河流名。又作宕渠水。今四川南江及其下游渠江。因渠江与合川县以下一段嘉陵江合流,又通称渝水。昔有賨民聚居其两岸。
见“亦鲁河卫”(874页)。
见“遥里”(2370页)。
?—1432※东察合台汗国第八代汗。《明史》称别失八里王。蒙古族。※黑的儿火者之孙,失儿阿里之子。1417年弑※纳黑失只罕汗,被※朵豁剌惕部※异密※忽歹达拥立为汗。统治时期,由于瓦剌势力向西发展,入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