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甘青宁地区第二次羌民大起义

甘青宁地区第二次羌民大起义

东汉顺帝永和四年(139),汉并州刺史来机、凉州刺史刘秉,既不依羌俗,安羌胡,反屡刻虐、扰发羌民。五年,且冻、傅难种羌起兵,攻金城(今甘肃兰州西北),联合湟中羌胡东下,进攻三辅,杀长吏;分兵攻武都,烧陇关(陕西陇县西)。汉派征西将军马贤、骑都尉耿叔将十万人屯汉阳,与羌军战,贤二子战殁。东羌、西羌联合,势力大振。汉又以武威太守赵冲督河西四郡兵从西面进攻羌人,不利。羌兵八九千人入武威,抄其后路。汉安元年(142),以赵冲为护羌校尉,进行招抚,罕种羌5千余户降。建康元年(144),护羌从事马玄为羌掳出塞。汉遣领护羌校尉卫瑶追斩玄。赵充复追羌人于建(武)威鹯阴河,中羌伏兵截击,被杀。次年,汉派梁并招降,羌军因损失惨重,离浦、狐奴等率5万余户降,起义失败。

猜你喜欢

  • 贵阳府

    行政区划名。明置。旧为程番长官司。明洪武(1368—1398)初,置贵州宣慰司,隶四川。永乐十一年(1413),改隶贵州。成化十二年(1476),置程番府。隆庆三年(1569)改为贵阳府,治所在今贵州

  • 隆务寺

    藏传佛教寺院。在青海省同仁县隆务镇西山脚下。藏语称“隆务大乐法轮洲”。元大德五年(1301)该处建有小寺。明初由隆务地方土官之子三旦仁钦建成该寺,为萨迦派寺院。其弟罗哲僧格被明朝封为“弘修妙吾”国师,

  • 浴佛

    云南地区信仰小乘佛教的傣、布朗、德昂、阿昌等族信徒,灌浴佛像的一种传统宗教仪式,于泼水节的第一天中午举行,为泼水节的序曲,届时,从殿内搬出佛像,置于院中,泼清水为佛洗尘,象征去除一切污秽,迎接新的开端

  • 中国回教救国协会

    民国时期官办组织。其前身为民间团体“中国回民抗日救国协会”,由著名伊斯兰经师王静斋、时子周等发起,于1937年在河南郑州成立,号召穆斯林群众奋起抗击日寇。1938年春,郑州失守迁武汉。因国民党官员唐柯

  • 多隆武

    ?—1826清朝将领。满洲镶黄旗人。乌素尔氏。由笔帖式补骁骑校,累迁协领。道光四年(1824),加副都统衔,充叶尔羌帮办大臣。六年,以张格尔纠集安集延、布鲁特回众入卡,陷喀什噶尔(今喀什)、英吉沙尔等

  • 蒙文天文学

    书名。清代蒙文天文学著作。1950年从内蒙古哲里木盟征集所得,现藏于内蒙古图书馆。作者佚名,从其吸收西方天文学知识判断,可能是清朝后期蒙古人的著作。分上下两册。上册分天文理论和三垣星占两章;下册分蒙文

  • 博栋阿

    清朝将领。达斡尔族。通晓汉、满、蒙文字,有军功。同治七年(1868),授呼兰(今黑龙江省呼兰县)副都统。次年,因事降三级调用。后官至墨尔根城(今黑龙江嫩江县)副都统。

  • 勒尤

    布依语音译,意为“悠悠唢呐”。布依族传统吹奏乐器。流行于贵州望谟、册亨、贞丰一带。有木制和竹制两种。木制的下端装有共鸣器;竹制则无。管身开5个或6个音孔。吹奏时,在口子处放一个“虫哨”(以槐树上的昆虫

  • 色丹那木札勒旺宝

    1881—1935清末及民国时期蒙古王公。内蒙古巴林左旗人。札萨克丁固尔札布子。光绪二十九年(1903),父卒,袭札萨克固山贝子。亲赴北京谢恩,深得慈禧太后欢心,恩准重修巴林府。辛亥革命后,翊赞共和。

  • 伊斯哈克拜克

    1902—1949新疆三区(伊犁、塔城、阿勒泰)革命领导人之一。又译伊斯哈克伯克,全名伊斯哈克拜克·穆依诺夫。新疆乌恰县人,柯尔克孜族。幼时就学于经文学校。16岁被荐举为部落伯克。1925年应募至边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