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甘南

甘南

地名。位于甘肃省西南部。东接临夏、天水、武都,南邻四川阿坝,西连青海省黄南州、果洛州,北界青海黄南及临夏,辖夏河、碌曲、玛曲、丹曲、卓尼、临潭等县。汉属金城郡,唐属陇右道,元属巩昌路,明属洮州卫,清属循化厅。藏族为该地土著民族,秦汉时居土著藏人和党项羌诸部,南北朝时,鲜卑族吐谷浑自东北迁此。7世纪吐蕃击吐谷浑诸部,兵临甘南,统一青藏,实行“离散诸部,分土定语”之政策,从西至东,迁移其部落,镇守各地,其中吐蕃“达玛”(骑兵)及吐蕃四大氏族之“东”氏族后裔“卡加六族”,分散甘南各地。元代吐蕃等处宣慰使司都元帅府设官统辖,明末清初受蒙古统治,康熙(1662—1722)中,划定蒙藏牧地界限,分别设官授职。雍正(1723—1735)中平定罗卜藏丹津叛乱后,当地藏族归清朝直接管辖。1953年建立甘南藏族自治区。1955年改自治州。地属青藏高原,草原广阔,产著名“河曲马”、“欧拉羊”、“甘加羊”等,林业矿产资源丰富。

猜你喜欢

  • 清真寺

    阿拉伯语“麦斯吉德”的意泽,意为“礼拜的场所”。一称礼拜寺。在中国,为回族等信仰伊斯兰教之民族举行宗教仪式、传授宗教知识、聚会和进行其他社会活动的场所。唐称“礼堂”,宋元称“清净寺”、“真教寺”,元末

  • 胡骑校尉

    汉代官名。武帝(前141—前87年在位)初置。统领由归附之匈奴人编组的※池阳胡骑(屯池阳,今陕西泾阳县西北,故名)。俸2千石,下领丞、司马。

  • 峒蛮

    又作蛮峒、洞蛮、蛮洞。峒(洞)乃唐代所设羁縻州的县以下行政区划。宋代对西南溪峒蛮泛称。元代沿用峒蛮泛指湖广、四川、广西部分民族,而峒蛮中彭、田、向、覃、冉、王、扬等大姓部分与今土家族先民有渊源关系。峒

  • 内阴部

    见“讷殷部”(920页)。

  • 西南夷改流记

    滇黔川桂四省改土归流纪事本末。2篇。清魏源(1794—1857,字默深,湖南邵阳人,汉族)撰。内容首次对西南四省少数民族进行分类,认为西南所有少数民族归纳起来可分为“苗”、“蛮”二种:“无君长、不相统

  • 司迪克

    清代哈萨克族抗俄斗争将领。民族英雄肯尼萨尔子。道光二十七年(1847),父死,偕家人移居浩罕。因自幼注重学习军事技术,成年后,被浩罕任命为五百人长。屡与沙皇侵略军作战。咸丰十年(1860),受命率兵袭

  • 柏嘎第巴

    西藏门隅地区对六世达赖罗桑仁钦·仓央嘉措(1683—1706)故居的俗称。藏语音译。仓央嘉措于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正月十六日出生在门隅中部夏日措的柏嘎村(一说,乌吉林)。自幼丧父、随母才旺卓玛(

  • 大成比吉

    见“把汉比吉”(1062页)。

  • 宏词科

    见“制举宏词科”(1454页)。

  • 巴雅尔什第

    ?—1781清代蒙古王公。喀尔喀车臣部人。博尔济吉特氏。※达延汗巴图蒙克后裔,多尔济扎勒长子。乾隆五年(1740),袭札萨克多罗郡王。十五年(1750),授盟长。二十年(1755),与同部辅国公达尔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