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提伦部

提伦部

十六国时期陇西鲜卑之一支。以鲜卑大人提伦领部而得名。东晋太元十二年(387),与裕苟、密贵2部于六泉(在襄武县东北,今甘肃陇西东北,一说在高平,今宁夏固原)遭西秦苑川乞伏国仁袭击。寻高平鲜卑没奕于、东胡金熙连亦被国仁击败于渴源川(今甘肃榆中县东北),3部震惧,率部迎降西秦军。提伦被署为建节将军、鸣泉侯。参见“陇西鲜卑”(1255页)。

猜你喜欢

  • 雉水蛮

    南北朝时期龙山雉水一带少数民族的总称。以水名为族名。分布在今河南襄城西部郏县东南。蛮帅鲁奴子屡为南朝边患,扰龙山,欲归北魏,径北魏长社(今河南长葛东北)蛮帅鲁轨言于北魏,以鲁奴子为四山王。后鲁轨子鲁爽

  • 北乜里没里

    见“土河”(63页)。

  • 东女真

    高丽人对我国辽代部分女真人的称呼。分布史无明确记载,大体指居住在今松花江以东至日本海及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咸镜道一带包括完颜部在内的女真人。《高丽史》等朝鲜古籍,有时也称其为东北女真。公元1115年

  • 阿兰巴

    藏语音译。西藏贵族家族之一。庄园在藏绒上部地区,为18世纪后藏三个军官世家之一。家族成员中身致通显者有:达阳台吉班丹旺结,在康熙五十六年(1717)准噶尔占领西藏期间,曾助受难之颇罗鼐。雍正六年(17

  • 渤海乐

    唐代渤海王国乐曲的总称。乐谱皆已失传。据日本古籍载,日本圣武天皇天平十二年(740,渤海文王大兴三年,一作四年),渤海使已珍蒙在日本演奏“本国乐”,引起日本朝廷重视,不久即派内雄专赴渤海学习,渤海乐遂

  • 蒙文天文图石刻

    嵌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五塔寺(又称金刚座舍利宝塔)照壁上的一块蒙文天文石刻图。直径144.5厘米。清雍正三年(1725)根据钦天监所制天文图刻成。图上所刻的星象都用蒙文注明名称,全图刻恒星约270座,星

  • 古鲁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永乐十年(1412)八月,与只儿蛮等十卫同时设立。二十年(1422)十二月,古鲁等处女真首领只古你等36人来朝,重置。在前苏联境内黑龙江中游左侧支流库鲁河流域。

  • 噶锡鼐那木扎尔色卜腾

    ?—1740清代西藏地方官员。藏族。西藏阿里地区贵族,后藏阿里总管※噶锡鼐策丹扎喜子,首席噶伦康济鼐之侄。雍正七年(1729),袭父头等台吉爵。九年(1731),献方物,世宗以其为朝廷出力,办事甚妥,

  • 沃沮城

    古地名。故址在今朝鲜咸镜南道咸兴(一说应在图们江流域附近)。汉武帝元封三年(前108)亡朝鲜,置玄菟等4郡,其为玄菟郡治所在。始元五年(前82),郡治迁高句骊县(治所在今辽宁新宾满族自治县西南兴京老城

  • 顺宁雄摩布朗族起义

    明宣德二年(1427)二月,雄摩等十五寨布朗族因不堪官府和土官的欺压和征索,聚众起义,杀顺宁(今云南凤庆)十夫长阿茂等并土兵80人。清廷发云南官军、大侯等4长官司及顺宁、鹤庆2府土兵,委都督同知沐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