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察木多

察木多

地名。即今昌都。位于澜沧江上游,昂曲、杂曲两河会合处,为往来康藏间必经之路。东北与德格界,东接乍丫,西至丹达山与拉里界,南连察隅。水草肥美,气候温和。古为康或喀木区,唐为吐蕃所据,元朝置朵甘思宣慰司都元帅府。明设朵甘都指挥使司,明末受青海蒙古固始汗统治。康熙五十八年(1719),清军进藏始归附,封僧人帕巴拉为正呼图克图,驻江巴林寺,副呼图克图驻八宿。辖大小寺院50余座,设商卓特巴管理百姓。雍正四年(1726),会勘划界,宁静山以西察木多等部归西藏。六年(1728),遣使入贡。乾隆五十八年(1793),清军入藏,于此设游击、千总、把总、外委各1名,专司巡缉防务,并贮储军饷,设塘汛。光绪二十九年(1903),驻藏帮办大臣移住于此。宣统元年(1909),驻藏大臣联豫奏准,该地划归边务大臣管理。次年,改土归流,设理事官。民国元年(1912)改昌都府,次年改县。1918年西藏噶厦政府于此设“多麦基巧”,派总管官员,其余宗本等官员由该地呼图克图委派,向噶厦政府支差纳税。现为西藏自治区辖区之一,领13县。

猜你喜欢

  • 隗衍突厥部

    契丹部族名。一作乌衍突厥部。辽圣宗时(982—1031)析四辟沙、四颇惫民户所置,为圣宗34部之一,镇东北女真境。其部民原为所俘奴隶,时获释免,取得平民地位。设节度使统领,隶北府。辽圣宗开泰九年(10

  • 耶律弘基

    1032—1101又作耶律洪基。即辽道宗。辽朝第八代皇帝。1055—1101年在位。字涅邻,小字查剌。契丹族。兴宗长子。性沉静、严毅。6岁(1037年)封梁王。11岁(1042年),总领中丞司事,进燕

  • 首领

    ①指某种群体、集团为首的人。史籍中对氏族、部落、部落联盟等的领导者,皆称首领。②西夏军队职官。受将佐管领。有大首领、正首领、副首领、小首领等职。多以部族酋首担任,授铜印。

  • 达里得部

    见“斜离底”(2076页)。

  • 拖雷

    ?—1232或1233蒙古国宗王。又译图类。孛儿只斤氏。※成吉思汗第四子,※忽必烈之父。尊称“也客那颜”或“兀鲁黑那颜”,意为“大官人”。南宋开禧二年(1206)蒙古国建立后分封时,得民户5千。英武有

  • 賨钱

    见“賨人”(2294页)。

  • 龙纳言

    清光绪年间苗族举人。湖南永绥(今花垣)麻栗场下坝人。光绪二十九年(1903),以《统计论》一文中魁,未出仕。在《赠友感怀》诗作中,有“思余报国劳侵骨,念到酬庸热满腔”的诗句,抒发其报国之心。

  • 手挖地

    我国西南山区许多少数民族广泛保留的一种耕地类型。由于居于山区,陡坡超过30度以上的山地就很难使用牛犁,只能用小铁锄挖种,故称。这种耕地因坡度大,土肥易于流失,产量不高,种一二年即行丢荒。

  • 丹吉楞

    见“广宗寺”(132页)。

  • 察罕诺门汗

    见“阿旺洛桑丹白坚参”(125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