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回纥州府

回纥州府

唐代前期在回纥地区建立的羁縻州、羁縻都督府简称。贞观二十年(646),唐以回纥首领吐迷度率诸部破薛延陀多弥可汗,奄有其地,遣使入贡,纳其归附。次年,诏以回纥为瀚海府(今蒙古朱尔马台河畔)、仆骨为金微府(一作金徽府,位于漠北原车臣汗部)、多览葛为燕然府(今蒙古乌兰巴托附近)、拔野古为幽陵府(今内蒙古贝尔湖一带)、同罗为龟林府(今蒙古通格勒河流域。《新唐书·地理七》称其为贞观二年置,误)、思结为卢山府(位于今漠北科布多西南)、浑部为皋兰州(一说在漠北南部,一说在河西走廊凉州边外)、斛薛为高阙州、奚结为鸡鹿州、阿跌为鸡田州、契苾为榆溪州(今甘肃河西走廊原甘、凉一带)、思结别部为林州、白霫为阗颜州(今内蒙古贝尔湖东、大兴安岭西),共6府7州。各以其首领为都督、刺史,给予符信,隶燕然都护府管辖。嗣以回纥讨突厥功,准其首领及征战有功者徙居甘、凉地区。因移居者不断增多,后又将原有所置6府7州,扩充为9府18州,分隶于安北都护府和灵州、夏州2都督府。参见“九府十八州”(36页)。

猜你喜欢

  • 斡里保群牧所

    见“诸抹”(1951页)。

  • 芦笙

    苗族传统簧管乐器。又称六声、瓢笙。由笙管、笙斗和簧片构成。相传,原用单根芦苇管制成,后经多次演变,成为竹制3管、4管、6管。一说确定6管,源自苗族6个支系。笙管外侧开若干按音孔,6管分两排贯入木斗或葫

  • 陇川宣抚司

    明代傣族土司名。元至元十三年(1276),置麓川路,至顺元年(1330),改麓川路军民总管府,至正十五年(1355),改置麓川平缅宣慰使司。明洪武十七年(1384),改为麓川平缅军民宣慰使司。正统六年

  • 苻洪

    285—350十六国时期氐族首领。原姓蒲,字广世,略阳临渭(今甘肃秦安东南)氐人。先世为西戎首领。父怀归,为部落小帅。《晋书》称其“多权略,骁武善骑射”。时值永嘉之乱,常散家财,召集谋士商讨安危变通之

  • 塔剌寺

    见“怛逻斯”(1501页)。

  • 窟舍真

    即“库合真”(1109页)。

  • 楚卡博如坎

    萨满教神祗之一。鄂伦春语音译。旧时流行于今内蒙古、黑龙江省鄂伦春族地区。是管草的神,又称为夏天的神。20世纪初始出现,据说系自汉族地区传入。多数地区无神像,有的地区神像是画在布上的两个人形,左右为两个

  • 奈曼旗

    清内蒙古诸旗之一。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哲里木盟南部。牧地东界喀尔喀左翼旗,西界敖汉旗,南界土默特旗,北界翁牛特旗。古鲜卑地。唐属营州都督府,后入于奚。辽、金为兴中府北境。明为蒙古喀尔喀部所据,后自该部析出

  • 契弊

    见“契苾”(1563页)。

  • 耶律裹履

    辽代后期画家。名又记作邻里。字海邻。契丹族。为六院夷离堇蒲古只后人。史载其风神爽秀,工于画。辽兴宗朝入仕,重熙(1032—1055)中,累迁同知点检司事。奉诏三赴西夏,索回被执驸马都尉萧都覩,转永兴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