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硕特南右翼中旗
清代外札萨克旗之一。俗称河南札萨克旗。雍正三年(1725)置。博识克图济农孙,辅国公阿喇布坦扎木素受封为札萨克,掌旗务。下分5佐领。归西宁办事大臣管辖。乾隆四十七年(1782),赐世袭。牧地在鲁察布拉山西。东至库克乌松接循化厅界,南接土尔扈特南前旗,西抵南左翼中旗界,北至库克乌松西山接贵德厅界。今属青海黄南藏族自治州。
清代外札萨克旗之一。俗称河南札萨克旗。雍正三年(1725)置。博识克图济农孙,辅国公阿喇布坦扎木素受封为札萨克,掌旗务。下分5佐领。归西宁办事大臣管辖。乾隆四十七年(1782),赐世袭。牧地在鲁察布拉山西。东至库克乌松接循化厅界,南接土尔扈特南前旗,西抵南左翼中旗界,北至库克乌松西山接贵德厅界。今属青海黄南藏族自治州。
土司名。元置。唐代宋景阳以功授土官,子孙世有其地。宋代宋永高攻克麦新城,改名新添。嘉泰元年(1201),置军,又称葛蛮军,治所在今贵州贵定县。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置安抚司。领州县和长官司130
蒙古国宗王、大将。又译也苦、耶虎、牙忽。孛儿只斤氏。※成吉思汗弟※合撒儿长子。父死,嗣父封地。拖雷监国三年(1229),与诸王遵成吉思汗遗命拥戴窝阔台即汗位。太宗八年(1236),受封般阳路(治今山东
渤海王国置。为东平府所辖5州之一,领县仅知有紫蒙县。辽灭渤海后,其民大部分被辽太祖迁居今辽宁康平县境,置祺州(治所在今康平县东南)以统之;所领紫蒙县民被辽太宗迁居今辽宁辽阳市附近,仍以原县名置县治之。
辽代阻卜首领。又译屯秃古厮。为阻卜大王,附属于辽。兴宗重熙七年(1038),入朝贡于辽。十二年(1043),遣弟太尉撒葛里贡于辽。十四年,率诸部首领朝贡于辽。十六年(1047)、二十二年,又屡率诸部长
即“钟根”(1666页)。
蒙古国将领。回回人。祖籍西域八瓦耳。世任其国为千夫长。太祖成吉思汗征西域时。率部众归降,随成吉思汗破瀚海军(今新疆吉木萨尔境),攻轮台(今新疆轮台东南)、高昌(今吐鲁番东)、于阒(今和田一带)、寻思干
见“阿里万户”(1223页)。
旧时云南西盟佤族村寨中供奉木鼓的茅棚。过去佤族群众相信木鼓能通神,是大家崇拜的对象,故每个村寨都有一至数间安放木鼓的房子,以四根树干为支柱,顶上复盖茅草,结构十分简陋。但修建时,各户都得派人参加,还得
金代大臣。又作移剌神独斡。契丹族。为景国公耶律怀义子。海陵王朝,累官西北路招讨都监。正隆(1156—1161)年间,从父伐宋。入世宗朝,为宣徽使。大定八年(1168)七月,奉诏以名马、宝刀、御膳赐太子
鄂温克索伦族社会的家族公社的家族长。当选条件为,年龄40岁以上,聪明能干。详见“毛哄”(35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