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亲征平定朔漠方略

亲征平定朔漠方略

书名。简称《朔漠方略》。清温达等纂。48卷。成书于康熙四十七年(1708)。始于康熙十六年(1677)六月,迄于康熙三十七年(1698)十月。卷首载康熙帝玄烨御制《亲征朔漠纪略》和温达奏进的《亲征平定朔漠方略表》。卷末附《平定朔漠告成太学碑文》、《勒铭察罕七罗碑文》、《勒铭拖诺山碑文》、《勒铭昭木多碑文》、《勒铭狼居胥山碑文》。书中所录俱为与准噶尔部噶尔丹、策妄阿拉布坦交往上谕,其中有不少为《实录》所未载。故于研究清朝政府与噶尔丹关系有重要意义。有康熙四十七年武英殿本和《四库全书》本。

猜你喜欢

  • 雅鲁河卫

    见“也鲁河卫”(143页)。

  • 七步寺

    藏传佛教寺院。亦称纳道寺。在甘肃卓尼县多坎乡大峪沟口,地处洮河南岸。据《安多政教史》载,清康熙十五年(1676)由西藏彭域杰乌岗哇高僧赛康巴桑结嘉措,在第九代卓尼土司杨朝梁资助下修建并主持教务。有经堂

  • 罗卜藏硕诺

    见“罗卜藏舒努”(1421页)。

  • 南中八郡志

    书名。一说即《南中志》,诸书亦误作《南州八郡志》、《南征八郡志》、《南北8郡志》、《南中八部志》、《南中八郡记》、《南中八志》。今人多疑是书为《太平御览》卷924年中所引《南中八郡异物志》之省称。晋魏

  • 吉利吉思

    古族名。元明时对柯尔克孜族先民之称呼。又译乞儿吉思、乞咬契、怯里吉思、纥里迄思等,蒙古语复数形式为乞儿吉速惕。汉称坚昆,魏晋称结骨,唐称黠戛斯,辽称辖戛斯,宋称黠戛司。居地在谦谦州以北的叶尼塞河流域,

  • 源子恭

    北魏大臣。字灵顺。先世河西鲜卑秃发氏,太尉※源贺孙。聪惠好学,初辟为司空参军事,历司徒祭酒、尚书北主客郎中,摄南主客事。寻奉命进征河州羌族却铁忽等暴动,降其众,受嘉奖。魏正光元年(520),晋行台左丞

  • 白眉可汗

    ?—745唐代后突厥汗国末代可汗。又称白眉特勤。名鹘陇匐。判阙特勤子。天宝三年(744),兄※乌苏米施可汗被拔悉密等部攻杀后,被族人奉为可汗。国内大乱,为唐所乘,左厢阿波达干等11部为唐朔方节度使王忠

  • 习古乃

    即“完颜习古迺”(1164页)。

  • 逃人法

    清代惩处八旗内逃亡者及失察官员、窝主等的法律。例定凡逃亡事出,该管人员须于法定日期内呈递“逃牌”,上书逃人姓名、年貌、旗籍、服色及逃亡日期、次数、有无携带军器等。超限或隐匿不报者,系官罚俸、降级,系常

  • 汉巧

    汉代西域诸族对中国内地冶炼、铸造生产技艺的美称。《汉书·陈汤传》谓:胡兵“兵刃朴钝,弓弩不利,今闻颇得汉巧”。汉巧的传入,有助于西域与内地生产技术的交流和促进西域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