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乌尔坦墓群

乌尔坦墓群

古墓葬。位于今新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东南36公里的乌尔坦村。海拔1400米左右。有墓150座,可分三片。乌尔坦村河谷以西约有50座,大型墓4座,南北排列,封堆高2—2.5米,直径30米左右。靠北端一座,顶部平坦,中心稍陷,顶部边缘有一座直径约2米、高约90公分的卵石堆。另有小型卵石堆40余座,封堆为方形。河谷以东,有墓葬80座,多为石堆墓,中有两处方形墓颇富特色。每排6座,彼此紧密相连,南北总长1.5米,东西3.4米,由6个方形石围组成,石围边皆用片状卵石竖植于地表,围内填用卵石,并稍高出石围边,卵石均呈红色。村北河谷地带,有卵石封堆约20座。高20—30公分,直径3—15米不等。因封堆独具特色,对研究伊犁河谷墓葬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 阿海

    ①见“耶律阿海”、(1314页)。 ②即“仆散安贞”(319页)。 ③即“孛术鲁定方”(992页)。 ④见“阿哈”(1194页)。

  • 杨玉

    ?—前60西汉时先零羌首领。宣帝(前74—前49年在位)初归汉,受封“归义羌侯”,居湟水流域。时诸羌豪要求渡湟水北畜牧,汉光禄大夫义渠安国应允上奏。羌人缘此言先后渡湟水,郡县不能禁。神爵元年(前61)

  • 达赖喇嘛四世

    见“云丹嘉措”(249页)。

  • 女真

    五代至明末民族名。一作女直、女质、虑真。源于黑水靺鞨,发展中有部分渤海、契丹、蒙古等族人加入。唐初,靺鞨诸部以粟末靺鞨和黑水靺鞨最强盛,后粟末靺鞨建立渤海国,黑水靺鞨为共役属。五代时阿保机灭渤海,黑水

  • 见“卢国”(549页)。

  • 木里安抚司

    明、清四川藏族土司名。清雍正七年(1729),六藏图都喇嘛归清,清廷准其承袭明时木里安抚使职,颁给印信、号纸,后隶盐源县(治今四川盐源县东北卫城)会盐营。住牧木里(今木里藏族自治县)。嘉庆至道光间(1

  • 兰轩主人

    清代满族女诗人。慎贝勒图公女之孙嵩山妻,都统能泰母。以子贵封一品夫人。著有《兰轩诗》。

  • 月市

    明代北方边塞地区蒙汉女真等族的集市贸易。亦称小市。明朝与东北的蒙古兀良哈三卫、海西女真族等部关系较密切,经济来往频繁,所设马市即按月举办,广宁(今辽宁北镇)每月二市(月初、月中各一次),开原每月一市(

  • 伯岳吾

    ①蒙古都儿鲁斤(迭儿列斤)诸部之一。又作伯牙兀惕、伯牙吾、伯要、巴牙兀、巴雅固特。马阿里黑后裔。马阿里黑原为蒙古乞颜氏世仆,后嗣繁衍,自成部落。有若干分支,其中主要有者台伯岳吾(居者台河流域)与客额儿

  • 俄力思军民元帅府

    明代藏区地方官署名。洪武八年(1375)正月置。辖地在今西藏阿里地区及境外拉达克。为明朝最边远的军民元帅府之一。洪武六年(1373)二月,明太祖朱元璋为招谕吐蕃诸部归顺,曾下诏书谕故元俄力思军民元帅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