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班院
契丹官署名。《辽史·国语解)称:“左、右班并寄班为三班。”《百官志》记其“掌左、右寄班之事。”属※北面御帐官,为皇帝侧近的奉仕,亦担任部分警护任务,皇帝会朝,任供奉之责。官职有各班都知及三班院祗候等。按规定,皇帝卤簿仪仗定员,三班供奉官为60人。
契丹官署名。《辽史·国语解)称:“左、右班并寄班为三班。”《百官志》记其“掌左、右寄班之事。”属※北面御帐官,为皇帝侧近的奉仕,亦担任部分警护任务,皇帝会朝,任供奉之责。官职有各班都知及三班院祗候等。按规定,皇帝卤簿仪仗定员,三班供奉官为60人。
①历代总揽政务的官员称宰相,其官署称宰相府。 ②契丹王朝中央官署。建置于开国前※遥辇氏部落联盟时期,《辽史·列传》曾记,萧只鲁于遥辇氏时为北府宰相。有人推测,是府建立可溯至※涅里扶立※阻午可汗之时(7
?—前174秦末汉初匈奴单于。挛鞮氏。※头曼单于太子,因父宠幼子,欲废之,使质于月氏,后逃归,为万骑长。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杀父自立,并尽杀后母、弟及诸臣之不从者。制刑立法,整顿部众,封设左右
藏族部落名。分布于青海共和县中部沙珠玉、英德尔、黑马河等乡。为海南地区交通要冲。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被废黜后解送北京,途经青海湖边该部所居贡噶诺尔(更尕海)时去世(一说逃脱)。初名都秀群木札,原在贵德
?—1859清朝大臣。蒙古族文人。蒙古正黄旗人。额哲忒氏。字雨田。嘉庆二十四年(1819)举人。充实录馆誊录。道光四年(1824),书成,议叙知县。十年(1830),选甘肃陕西县知县。十五年(1835
见“拓跋他”(1356页)。
傣语音译,意为“供奉”、“布施”。云南傣、布郎、德昂等族信仰小乘佛教的信徒斋僧礼佛活动的统称。西双版纳一带称“赕佛”,德宏一带叫“做摆”。认为赕佛是为自己赎罪,为子孙积德。赕佛虔诚者,享有社会地位,受
夫余国的官号。详见“加”(641页)。
①辽封爵。保宁元年(969)四月,原获罪被囚的赵王耶律喜隐,以改元遇赦,复爵,改封;清宁九年(1063),耶律仁先以击破耶律重元谋逆功,进封。 ②金封爵,大国一字王号。太宗长子完颜宗磐(本名蒲鲁虎,又
土司名。元置白崖长官司,治所在今湖南龙山县东北,属新添葛蛮安抚司。明洪武三年(1370),洞民总管张那律率民内附,任长官司长官,属永顺等处军民宣慰使司,为宣慰司所辖六长官司之一。张氏世袭其职,共传10
古族名、古国名。古代越族一支。《汉书·货殖传》颜师古注引孟康曰:“干越,南方越别名也”。分布在荆楚和吴越之间的滨湖地区,即今之安徽、江西及江苏比邻地带。西周时已与中原华夏族有密切往来,并建立方国。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