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一夫一妻制家庭

一夫一妻制家庭

继对偶家庭之后一男一女建立在排他性婚姻关系上的家庭形式。亦称单偶制家庭、专偶制家庭。原始社会晚期,由于私有制的发展,为适应男子独占要求和确认亲子财产继承权而从对偶家庭中产生,并成为阶级社会占主要地位的家庭形态。其基本特征是婚姻受契约保护,专限与固定的配偶同居,任何一方不得任意离异。有招赘和娶妻二种:前者仅限于有女无子家庭,为数不多,后者系普遍形式。起初不是建立在爱情基础上,而是权衡利害的产物,实质是对女子的一夫制,男子的多妻制。法律和舆论要求女子从一而终,严守贞操,夫死守节;男子却可以种种借口休妻或纳妾。人类进入现代文明社会以来,随着妇女从家庭走向社会,一些具有独立经济的女性,终于迎来以爱情为基础的,对男女双方均平等的一夫一妻制家庭。

猜你喜欢

  • 格西多吉周

    元代吐蕃僧人。宋淳祐四年(1244),随萨迦派领袖八思巴至内地归顺蒙古。十一年(1251),八思巴伯父萨班于凉州去世后,八思巴继为萨迦教派法主,循萨班之志,决意将萨班与蒙古所议定吐蕃归顺蒙古的决定付诸

  • 莫弗纥

    见“莫何”(1823页)。

  • 德勒格尔

    革命活动家。汉名宁春发,化名陈治忠。内蒙古昭乌达盟克什克腾旗人。蒙古族。1929年初赴苏联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加入列宁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秋,受共产国际和中共中央驻共产国际代表瞿秋白派遣回国,在内蒙古

  • 德理镇

    古地名。为渤海诸城之一。是渤海通往黑水靺鞨的交通要冲。故址皆认为在今黑龙江省依兰县附近(有具体指为县治西南之马大屯),旧有说在镜泊湖附近的德林沃赫。

  • 大廊厅

    旧时四川阿坝北部藏族地区寺院行政机构名。设温布或囊佐(议仓主持者)及管家等职,分管寺院的土地、牲畜、商业资本、高利贷资本等各种财产的收支,以及外事工作,并管辖“塔娃”(下层贫民)。

  • 乌延

    ?—207东汉末年乌桓首领之一。史称其勇健多谋。东汉灵帝(167—189年在位)初,为右北平乌桓大人,统有部众800余落,自称汗鲁王(又作汗卢维)。卷入中原军阀混战。中平四年(187),受汉叛将张纯诱

  • 沧海郡

    即“苍海郡”(1001页)。

  • 过山榜

    见“评皇券牒”(1170页)。

  • 双城总管府

    元政区名。蒙古汗国宪宗八年(1258)设。治所在今朝鲜咸镜南道永兴城(即高丽和州)。蒙古兵进入朝鲜半岛后,高丽龙津县人赵晖、定州人卓青,于是年以和州及其以北地附蒙古,蒙古乃置该府于和州统辖其民。元至正

  • 桑哥剌吉

    见“祥哥剌吉”(195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