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法令。内容为选举官吏的有关规定。汉武帝时公孙弘奏请“选择其秩比二百石以上及吏百石通一艺以上补左右内史、大行卒史,比百石以下补郡太守卒史,皆各二人,边郡一人。先用诵多者,不足,择掌故以补中二千石属,
宋高宗自维扬之变后丧失生育能力,幼子赵又夭亡,经臣僚劝说,选太祖七世孙赵伯琮等育于宫中。绍兴五年(1135),封伯琮为建国公,在资善堂读书。三十年,立为皇子,更名玮,进封建王。三十二年
?—前234战国时人。赵将。赵王迁二年(前234),秦将桓齮攻赵武城(今河北磁县南),他率师救之,兵败战死,赵军被斩首十万。
书名。原名《产科经验宝庆集》,又名《妇人产育保庆集》。原撰人不详。初由北宋李师圣获之,有产论二十一篇,后由郭稽中附方其后。成书于大观三年(1109)。二卷。卷上列产论二十一篇,每论后均附方,再附南宋陈
陶瓷术语。以氧化钙为主要熔剂,以铁离子等金属离子为呈色剂而烧制的釉。中国早在商周时代已发明。古人习用高钙石灰釉(其中CaO约为16%—20%)。宋以后,龙泉青瓷等逐渐改用石灰-碱釉(其中 CaO为8%
1876—1925福建闽侯(今福州)人,原名则泽,字宗孟。清光绪秀才,曾从外籍教师习外文。光绪二十七年(1901)与林纾等主编《译林》。曾译成《西方东侵史》。三十二年赴日留学,被推为留日福建同乡会长。
《庄子》篇名。庄子哲学之代表作。齐物,即齐一、等同万物。全篇从“道未始有封”(即“道”无界限差别)命题出发,认为是非、美丑、善恶、大小、彼此、物我、寿夭等皆无确定不变之标准,“物无非彼,物无非是”,“
即“颜元”。
书名。清末盛宣怀著。一百卷,补遗十二卷。1939年刻本。此书包括光绪二十年(1894)至宣统三年(1911)的奏稿、电奏和朋僚电稿三类。可供研究清末历史的参考。
晋范阳遒县(今河北涞水)人,字士言。逖异母兄。性至孝,少孤贫,常自炊养母。平北将军王敦辟为从事,转尚书三公郎,累迁太子中庶子。历官多所驳正,有补于时。后为中护军、太子詹事,封晋昌公。以洛下将乱,避地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