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衣
北周时称常服为私衣,与公服相对。参见“公服”。
北周时称常服为私衣,与公服相对。参见“公服”。
清末新式剧场。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京剧演员潘月樵、夏月润、夏月珊与信成银行协理沈缦云创建于上海十六铺。后多次迁移而不进租界。改称伶人为艺员,不用艺名,拒唱堂会,以提高艺人地位。并一改旧式茶园风貌
见“西域闻见录”。
1647—1677清汉军正红旗人。定南王孔有德部将孙龙子。初袭封二等男,娶有德女孔四贞。康熙五年(1666)授将军,统有德遗部镇守广西。十三年,举兵叛应吴三桂,自称安远大将军、安远王。十六年,以傅弘烈
1012—1088北宋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其先真定灵寿(今属河北)人,字子华。韩亿子。庆历进士。历江南及河北体量安抚使,知成都、开封府等,有治绩。神宗即位,为枢密副使,言差役之弊。遂代陈升之,领
选举制度用语。魏、晋、南北朝时期中正用黄纸书写本籍士族的品、状,后遂成为评定士族品第的代称。《晋书·石季龙载记》:“先帝创临天下,黄纸再定,至于选举,铨为首格。自不清定,三载于兹。主者其更铨论,务扬清
1032—1111北宋泉州晋江(今福建泉州)人,字吉甫。嘉祐进士。历真州推官、集贤院校理,才学为欧阳修、曾公亮等所推重。助王安石变法,参与制定青苗、免役、水利等新法,起草奏章;与司马光进行“萧(何)曹
蒙古地区藏传佛教徒的称呼之一。源自汉语“道人”。在元代,突厥-蒙古语中称“和尚”为“道因”。明清以后作“托音”,用以称呼贵族出身的高僧。
?—26新莽末平林(今湖北随州东北)人。地皇三年(22),绿林军将领王匡等进攻随县,与陈牧等聚众数千响应,号平林兵。更始即位,任执金吾大将军,旋封穰王。建武元年(25)赤眉军西进华阴,乃与张印等谋劫更
《诗·周颂》篇名。诗中记述了西周耕作制度,特别是耦耕的情景。
382—402晋宗室。会稽王道子世子。隆安二年(398),为征讨都督,伐王恭,以功加散骑常侍、中书令,领中领军。三年,夺父权,自为扬州刺史。引树亲党,朝贵皆畏,性苛刻,骄奢淫暴,生杀由己。发浙东诸郡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