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历史百科>历史知识>岭北行省

岭北行省

元代十行中书省之一。全称岭北等处行中书省。蒙古国时期,国都在和林,岭北地区是国家腹地。怯绿连河(今克鲁伦河)以西至金山(今阿尔泰山)以及吉利吉思、谦谦州地区,为拖雷系诸王封地;怯绿连河以东为成吉思汗诸弟封地。元世祖忽必烈定都大都后,岭北成为边地,于和林置宣慰使司都元帅府,并先后以皇子北安王那木罕、皇孙晋王甘麻刺出镇其地,统领诸藩。大德十一年(1307),始立和林等处行省,治和林。皇庆元年(1312),改为岭北等处行中书省,和林改名和宁,仍为行省治所。本省统有北边诸处,辖和宁路、称海宣慰司以及镇戍、屯田、造作、仓廪、驿站等军政机构和直属朝廷的各族民户;诸藩王亦受行省丞相节制。其蒙古民户仍按千户、百户、十户建置,不立州县。辖境包括今蒙古国、中国内蒙古部分地区及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

猜你喜欢

  • 昂昂溪遗址

    东北地区以细石器为特点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在黑龙江齐齐哈尔西南的昂昂溪镇。1930年试掘,出土细石器、骨器、陶片等,又发现墓葬两座,随葬手制、灰褐色、火候低、饰有绳纹或划纹的陶缽与陶罐,以及石斧、石

  • 伍崇曜

    1810—1863清末广东南海人,原名元薇,字紫垣,商名绍荣。广州十三行怡和行行主,伍敦元之子。以累世勾结官府,串通外商,走私***,贩运白银,遂成巨富。道光二十一年四月(1841.5)撮合奕山在广州向

  • 武定凤氏本末记

    书名。清檀萃撰。一卷。原书失传,现存者为师范删辑收入《滇系·典故系》第八册,目录称《节删凤氏本末记》。书纪凤氏先祖为东爨乌蛮之裔,历代袭官,大理国时为罗武部长,四传而降元,为罗婺万户府、云南行省参政、

  • 中俄改订条约

    即“中俄伊犁条约”。

  • 监察御史里行

    官名。隶御史台察院。唐贞观初,马周以布衣进用,令于监察御史里行,后遂常置,员额为监察御史之半,俸禄稍减,职事略同。北宋以授官卑而任监察御史者,任职二年即正除御史。

  • 许雪秋

    1875—1911清末广东海阳(今潮安)人,原名梅,又名有若。生于新加坡华侨富商之家。光绪三十年(1904)返潮州谋革命。次年组织革命军,被举为司令。旋事泄,重赴南洋。三十二年入同盟会,被委为中华国民

  • 高要峡

    相传有羊化石,又名羚羊峡。羚一作灵或零。在广东肇庆市东。山高百丈,与烂柯山夹西江对峙,形势险要。东汉建安十六年(211),吴兵下取南海,苍梧人衡毅、钱博兴军逆战于“苍梧高要峡口”(《水经·泿水注》引王

  • 灵石县

    隋开皇十年(590)置。治今山西灵石县。属西河郡。义宁元年(617)改属霍山郡。唐属汾州。五代及宋因之。元、明初属霍州。万历以后先后属汾州府、平阳府。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又属霍州。民国初属山西省

  • 淳祐仓

    宋代粮仓。淳祐九年(1249),在临安(今浙江杭州)创建此仓,以储安抚司所籴之米,后改隶司农寺、户部。

  • 大故

    《墨经》逻辑术语。与“小故”相对。《墨子·经说上》:“大故,有之必无然,若见之成见也。”“成见”需要诸多条件:目力、对象、光线、距离等,条件齐备,方能“见之成见”。“大故”即构成一现象所依赖的条件总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