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历史百科>古代官职>防军

防军

清代后期驻防的勇营军队。清制于八旗、绿营以外另行招募成营的军队,其士兵称为“勇”,以与经制的“”相区别,乾隆、嘉庆时镇压农民和少数民族起义时,暂募勇营,事后即行撤销。清政府为镇压太平天国革命而编练的湘军和淮军也属于勇营,太平天国革命失败以后,清政府准左宗棠所请,将未被裁撤的留防勇营(包括湘军、淮军和各省的勇营)改为防军,承认其为国家的经制兵,代替绿营驻防于较大的城市和战略要地,在直隶、江淮南北扼要之处均有勇营屯驻。防军自恃镇压太平天国和捻军有功, 将骄兵惰, 很快走向衰落。

猜你喜欢

  • 司天监提学

    官名。元置。掌司天监教学行政事务。员额二人,从九品。

  • 羊车小史

    杂任职名。唐置,属乘黄署,掌驭羊车。参见“乘黄署令丞”。

  • 孝靖宫令丞

    官名。金宣徽院所属有孝靖宫令及丞,掌总领章宗五妃位各同监。

  • 昭武中郎将

    官名。三国蜀、吴置。蜀胡济以此职行中参军,吴孙奂以此职统兵,领江夏太守。见《三国志·李严传》裴松之注引诸葛亮《公文上尚书》、《宗室传》。官名,三国蜀、吴皆置,掌屯卫兵,也帅军征伐。《三国志·吴书·宗室

  • 外兵曹

    官署名。①魏晋南北朝尚书省诸郎曹之一。设郎(郎中)为长官,掌京畿以外各地军队政令军务,属五兵尚书。(北魏及北齐初年属七兵尚书)西晋武帝太康(280—299)中分为左、右两曹,东晋南朝仍并为一曹。北魏与

  • 江西科

    清朝兵部武选清吏司所属之办事机构。额设经承一人。

  • 寄以宣风则能兴化变俗科

    科举制科之一。唐代设置,属吏治类科目。先天元年(公元712年)诏举,郭邻之及第。

  • 金奇尼哈番

    即“精奇尼哈番”。

  • 增广生员

    简称增生。明清学校生员。指科举制度下考入府、州、县学廪生定数之外增广员额之生员。明宣德(1426—1435)中定制,在京府学增广六十人,在外府学增广四十人,州增广三十人,县增广二十人。其缺额由岁、科两

  • 蛮夷长官司长官

    官名。元朝于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置长官司,亦称蛮夷长官司,并以士人为长官。明朝沿元制,始作为土官名号之一。武职。云南、贵州等省设有。正六品,管所辖长官司之政,受地方武官都指挥使约束。世袭,其承袭事初隶吏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