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窖场大使
官名。元置,为西窑场的主官。见“大都四窑场提领”。
官名。元置,为西窑场的主官。见“大都四窑场提领”。
颛顼的另一个称号。见“颛顼“。
官员褒奖方式之一。清代有此制,见“加顶带”。
官名。宋徽宗政和七年(1117)改节度观察留后置,正四品,为武臣寄禄阶官。辽朝置左、右承宣使,为内侍省属官。官名。宋徽宗政和七年,改节度观察留后为承宣使,位在节度使之次,无定员,无职任,仅备武官迁移。
官名。明置,掌长陵等处守陵太监,常设一人。为司礼监外差。宦官职名。明置,为司礼监外差。员额一人,辖十二陵掌印、佥书、工部厂掌司等官。每年清明,亲率各掌印来京,奏添土木。每岁办进松花、黄连、茶、核桃、榛
官名。即“太子左卫率”。
官名,两汉皆置,为官之副长官,西汉属少府,东汉属大司农,掌佐官令择米、舂米、作干糒。见《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少府》、《后汉书·百官三·大司农》,参看“官令”条。
参见“统领官”。清代军制,两标(团)为一协(旅),协置统领,又称协领。参看“协领”条。
春秋时期指官吏贪赃枉法。《左传·桓公二年》: “国家之败,由官邪也。”
爵位名。南朝梁始置,秩五品。陈制同梁。
官名。南朝梁、陈置,与北市令分掌市肆税收。隶太府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