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历史百科>古代官职>行枢密院

行枢密院

官署名。辽、金、元三朝因军事需要,在地方所设临时军事行政机构,称简行院。


官署名。(1)辽置,属北面行军官。设左右林牙、参军等,掌理行军事务。(2)金置,为枢密院的派出机构,根据军事需要在地方上设立,指挥所辖区域内的军事行政。(3)元代建国之初,凡有大的征伐之事,则置行枢密院。若是大的征战之事,则只简称行院;为一方一事而设的,则称某处行枢密院;或与行省代设;在军事行动结束时即行撤销。如中统四年(公元1263年)置西川行枢密院,至元十年(公元1273年)置荆湖等路行院, 至大四年(公元1311年)置甘肃等处行枢密院。行枢密院官员的设置,可以天历二年(公元1329年)所置岭北行枢密院为例,有知院一人,同知二人,副枢一人,佥院二人,同佥一人, 院判二人, 经历一人, 都事二人,蒙古必阇赤四人,掾史二人,怯里马赤一人,知印一人,宣使四人。

猜你喜欢

  • 省长公署军务厅

    省长公署的内部机构。北洋政府规定,若省长兼署督军,则于省长公署内增设军务厅,下设军务、军需、军法三科。

  • 春官大夫

    官名。南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置,为太史局伎术官阶官。

  • 封桩下库

    见“封桩库”。

  • 同州总监

    ①官署名。隋朝置,设总监、副监各一员,丞二员,统食货、农圃二监。②官名。隋朝同州总监长官,置一员,视从五品。

  • 直徽猷阁

    官名。北宋徽宗大观二年(1108)始置,为从七品贴职,作为特恩以授中级官员。官名。宋政和六年(公元1110年)置,为贴职之一。

  • 北主客曹

    官署名。东汉分客曹置,与南主客曹分掌护驾及接待周边民族使节宾客事务。隶尚书台。设尚书为长官。三国魏省。西晋复置,设郎 (郎中) 为长官。隶客曹尚书,不置客曹尚书时隶尚书左仆射。东晋省,并入主客曹。北魏

  • 䌁史

    官名。西周设置,《散盘》铭文有䌁史(《三代》一七·二○·二——三二·一),似为诸侯之史。郭沫若《释》一文说:文献上的“书契、质剂、要会,均券书之异名。厥左执,即厥左执券。”䌁

  • 协理京营戒政

    武官名。为总督京营戎政的副职,见“总督京营戎政”。

  • 奉义校司

    官名。东汉献帝建安(196—220)初孙策置,孙权曾行之。见《三国志·吴主传》。

  • 布政榜

    官府文书名。北宋亲王、节度使不赴本镇者,其除授之后,学士院仍撰写榜文,由朝廷颁下,告谕本镇军民,称为布政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