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左都御史

左都御史

官名。又称“总宪”。明清都察院之主官。掌院事。明洪武十六年(1383)设,左、右各一人,秩正三品。十七年升秩正二品。洪熙元年(1425)南京都察院设右都御史一人。清顺治元年(1644)改承政设,一人。五年(1648)定制,满、汉各一人。初制满员一品,汉员二品。十六年(1659)并改二品。雍正八年(1730)俱升为从一品。其右都御史为总督之兼衔,不设专员。


官名。明置,为都察院长官,正二品,掌纠劾百司,辨明冤枉,提督各道,为天子耳目。见《明史·职官二·都察院》。清代左都御史也为都察院长官,除负责纠察外,还参与朝廷大议。其左官有副都御史。其属有经历司经历、都事厅都事、笔帖式、十五道掌印监察御史。见《清史稿·职官二·都察院》、《清通志·职官二》。

猜你喜欢

  • 御马仓

    官仓名。明置,属户部。掌御马食料的储藏。有大使一人,从九品,副使一人。

  • 麟台监

    官名。即秘书省长官秘书监,唐武则天光宅元年(684)改,中宗神龙元年(705)复名秘书监。参见“秘书监”。官名。见“麟台”。

  • 编译科

    官署名。清末海军部军学司所属五科之一。原属筹办海军事务处。宣统二年(1910),随司改属海军部。掌译海军部各种文件、图表,各国海军建设、海防规划之文件书籍,编译中外海军史、海战史,承办印刷文件、图表等

  • 考簿

    记载官员考课成绩的文书。由各官员的直属长官签署,送吏部作为该员升黜的根据。

  • 掌察四方

    官名。“周礼,秋官j属,一说为周朝置。“周礼·秋官·序官*:“掌察四方,中士八人,史四人,徒十有六人。”贾公彦疏:“(掌察四方)盖督察邦国之.事。”

  • 司仪上士、中士

    官名。《周礼》秋官之属有司仪上士八人,中士十六人,掌接待宾客,摈相礼仪。《唐六典·鸿胪寺》说:“汉大鸿胪有治礼郎,后魏太和十五年(公元491年)置司仪官。北齐鸿胪寺统司仪令。后周司仪上士一人,中士二人

  • 左右屯卫

    隋炀帝时府兵十二卫中的两卫。本名领军府,大业三年(公元607年)改置。掌领外军宿卫, 所领府兵称羽林卫士。设官同“左右翊卫”,见该条。

  • 安置

    官制用语。宋朝对犯罪官员的一种处分。即指定地区居住,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其行动。其处分轻于编管而重于居住。

  • 土绵

    蒙古语,意为“万”,或用以称“万户”。

  • 沈尹

    官名。春秋时楚国武官。《左传·昭公六年》:“楚师济于罗汭,沈尹赤会楚子,次于莱山。”《宣公十二年》: “沈尹将中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