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陈水
亦名麻逢水。在今广东阳春市西南。《舆地纪胜》 卷98南恩州: 麻逢水 “源出阳春县西南乱冈,东流入罗水”。《方舆纪要》 卷101阳春县: 麻陈水在 “县西南百五十里。源出高州电白县东岭诸山,下流百余里合罗水”。
亦名麻逢水。在今广东阳春市西南。《舆地纪胜》 卷98南恩州: 麻逢水 “源出阳春县西南乱冈,东流入罗水”。《方舆纪要》 卷101阳春县: 麻陈水在 “县西南百五十里。源出高州电白县东岭诸山,下流百余里合罗水”。
在今云南鹤庆县南二十里。《明一统志》卷87鹤庆军民府:龙珠山“前耸后平,下有石穴,漾共江过焉。每岁四月,郡人祀之,以禳水灾”。《清一统志·丽江府》 谓“俗传昔有龙吸珠于此,因名龙珠山”。
即冥厄。 在今河南信阳县西南。 《战国策·燕策二》: “魏弃与国而合于秦, 因以塞隘为楚罪。”
又作多耐。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置,在今黑龙江省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西南巴彦查干乡太和村。《清一统志·黑龙江》 “布克依站”条下:“托温珲站,又七十五里至多鼐站。”
①北宋置,属郾城县。在今河南郾城县境。②北宋置,属肥乡县。在今河北肥乡县东北。③蒙古中统二年 (1261) 置,即今山东蒙阴县治。皇庆二年 (1313) 改置蒙阴县。(1)古镇名。在今河北省肥乡县东北
1927年析沁阳县置,属河南省。治所在清化镇 (今河南博爱县)。在河南省西北部,北接山西省。属焦作市。面积488平方千米。人口42.2万。辖7镇、6乡。县人民政府驻清化镇。1929年冯玉祥主豫时,划沁
①秦置,属内史。治所在今陕西丹凤县西五里古城。西汉属弘农郡。东汉属京兆郡。西晋属上洛郡。北魏属上庸郡。隋开皇四年 (584) 改为商洛县。②明洪武七年 (1374) 降商州置,属华州。治所即今陕西商县
南朝陈永定初置,治所在侯官县 (今福建福州市)。天嘉五年 (564) 废。隋大业初改泉州复置闽州,治所在原丰县 (今福州市)。大业三年 (607) 改为建安郡。唐景云二年 (711) 复改泉州为闽州,
颍河支流。在今河南临颍县北二十里。《方舆纪要》 卷47临颍县: “曹魏初,枣祗募民屯田许下,引流以灌,得谷数百万斛。后人世以名河,或谓之枣村河。”
①秦置,属内史。治所在今陕西咸阳市东北四十一里。西汉景帝五年(前152)于县治东二里营建阳陵,遂改名阳陵县。②西汉置,属汝南郡。治所在今河南潢川县西北十二里隆古集附近。三国魏为弋阳郡治。南朝梁普通八年
明置,属盖州卫。即今辽宁盖州市西南榆林堡。明 《辽东志》 卷1 《盖州卫图》: 有榆林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