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驮卢镇

驮卢镇

即今广西崇左县东北驮卢村。北宋置陀陵县于此。元至正间,太平路曾徙治于此。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置巡司驻防。明《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三》:“西南过驮卢, 山开水绕,百家成市,倚江北岸,旧为崇善地,国初迁太平府治于此,旋还丽江。今则迁驮朴驿于此,名曰驮柴。”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江州区东北、左江北岸。面积80平方千米。人口1.7万,壮族居多。镇人民政府驻驮卢圩,人口 8000。壮语驮指“河”,卢指“船”,意为“乘船渡河地”。古称驮芦。北宋时置为陀陵治。元至正间又迁太平路治此。1950年设驮卢乡,1959年改公社,1962年改区,1968年复公社,1984年置镇。镇区以商业为主,镇郊产稻、甘蔗、玉米,并产红瓜子和花生。有制糖、综合加工、化工、建材、大理石、磷肥、农机等厂。沙糕驰名。水、陆路交通方便,南大公路经此。


猜你喜欢

  • 羌桥

    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北。《资治通鉴》:南朝陈太建四年(572)十一月,“周主行如羌桥”。胡三省注:“羌桥在长安城东, 以苻、姚诸羌而得名。”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汉长安城东。北周建德中武帝如羌桥,颁赐长安以

  • 符特山

    即今四川渠县东北龙骧山。《汉书·地理志》 宕渠县: “符特山在西南。” 《寰宇记》 卷138渠州: “符特山在宕渠县西南,今县则有龙骧山,盖古符特山也。”

  • 怀昌郡

    西魏废帝二年(553)置,属洋州。治所在怀宁县(今陕西西乡县西)。北周天和五年(570)废。西魏废帝二年(553年)置,治怀宁县(今陕西西乡县西)。属洋州。辖境约当今陕西省西乡、洋县等县一带。北周天和

  • 西勒喜河

    即今黑龙江省富锦市南与宝清县交界处之七星河。清齐召南《水道提纲》卷25:挠力河纳乞勒沁河,“又东北数十里,有西勒喜河, 自西南会北来之屋汉术河,东流来会”。

  • 般阳府

    明洪武初改般阳路置,治所在淄川县 (今山东淄博市西南淄川城)。九年 (1376) 降为淄川州。明洪武初以般阳路改置,治淄川县(今山东淄博市淄川区)。辖境相当今山东省淄博市、博兴县西部及高青、邹平以东,

  • 通真岩

    在今广西灌阳县南二里。《清一统志·桂林府一》: 通真岩 “一名灵岩。前后洞门敞朗,约深十余丈,广二十余步,如大厦焉”。

  • 十薮

    古代十大泽薮的总称。据《尔雅·释地》:“鲁有大野、晋有大陆、秦有杨陓、宋有孟诸、楚有云梦、吴越之间有具区、齐有海隅、燕有昭余祁、郑有圃田、周有焦护,十薮。”十个著名泽薮的合称。《尔雅·释地》:“鲁有大

  • 托多克

    即今新疆精河县东托托乡。清道光《新疆识略》卷2库尔喀喇乌苏:托多克台“西至噶顺腰台七十里”。

  • 谢建山

    在今广东廉江市北。《方舆纪要》 卷104石城县: 谢建山在 “县北十里。上有一峰高出,为县主山。又有一冈,远望如城,曰石城冈。县因以名”。

  • 鱼难山

    在今陕西洛南县东北八十里。《方舆纪要》卷54洛南县: 鱼难山 “鱼难水出焉。崖高五十余丈,谓之扑水崖,鱼不能过,故曰鱼难。又南经石门入洛。两石相夹,中通行路,崖高万仞,极为险阻,俗谓之鬼门也”。